8月26日0时40分,
随着33033次货运列车
缓缓通过江西向塘西铁路
编组场7场的735号道岔,
标志着全国首次整体预制集群式换岔技术
在江南最大的铁路编组场成功运用。
此次施工作业历时540分钟,现场400余名作业人员和11台挖掘机、4台轨道吊车、4组轨道车同步作业,将10组三款不同型号的道岔组合成总重170吨的集群道岔,一次吊装到位,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减少对列车运行秩序的影响。
![]()
“集群式换岔是高度组织化、机械化、集约化的现代铁路维护施工技术,它通过将‘分散作业’变为‘集中会战’,用‘工厂预制’和‘机械换装’取代‘现场拼装’,有效缩短作业时长。”南铁南昌工务段副段长廖文俊介绍,此次施工通过整体预制集群式换岔,将原本需要1050分钟的施工时间,缩短至540分钟,效率提升了近一倍。
![]()
“道岔就像‘咽喉’,是铁路线的交叉路口,通过拨动道岔引导列车进入预定的方向,让列车可以‘四通八达’。”廖文俊介绍,为了用更短的时间、更少的路径调度更多的车辆,向塘西编组场区内不仅铺设了普通单开道岔、对称道岔,还配备了能实现四个方向转换的复式交分道岔和实现股道之间跨线连接的交叉渡线等。“整体预制集群式换岔作业的关键,在于要保证施工的精度,各组道岔的几何尺寸误差均要控制在1毫米范围内,并保障新铺设菱形交渡的中轴线与原设备对正。”
![]()
向塘西编组场位于南昌县向塘镇,
沪昆铁路、京九铁路和向莆铁路在这里交会,
是华东地区铁路货运的核心枢纽。
作为沟通中国南北与东西的“咽喉要道”,
南来北往的中欧班列、铁海联运班列、
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列车等
都会在向塘西编组场进行解体、编组,
每天接发近200列旅客列车
以及上万节车厢的货物。
不同于铁路干线简单分为“上下行”两个方向,
向塘西编组场共有8个站场,
铺设股道300余条、道岔近600组,
设备结构复杂。
由于编组场部分设备新老混用,
存在检修周期不统一的情况,
尤其是作为“咽喉”部位的道岔
检修时间零星交错,
影响线路通车效率。
南铁计划对江西向塘西编组场
25组关键道岔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将规格由每米50千克更换为每米60千克,
进一步加强道岔承载力和稳定性,
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来源:洪观新闻记者 张瑞哲 文/马悦/图
编辑:姚西林 二审:李园园 终审:杨赟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nc_fabu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