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冠疫苗究竟对我们的免疫力做了什么?Sci  Immunol|科学家揭示COVID-19疫苗如何重塑机体淋巴结的微环境

0
分享至


打完疫苗胳膊酸了三天,摸起来还有个小硬块——这疫苗是不是太“猛”了?

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别担心,这可能不是疫苗在“搞破坏”,而是你的免疫系统正在“搭戏台”。我们都知道,疫苗的作用是训练免疫系统识别病毒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场“训练”的第一站不是血液,也不是脾脏,而是我们脖子、腋下那些不起眼的淋巴结

就像演唱会需要舞台、灯光、音响才能顺利进行,免疫系统的“练兵”也需要淋巴结里的“基础设施”——基质细胞这些细胞就像舞台搭建工,负责铺设免疫细胞的“迁徙通道”、释放“导航信号”(趋化因子),还得搭建“抗原展示台”。但问题是:不同的疫苗(比如 mRNA 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传统蛋白疫苗),会让这些“舞台搭建工”干出不一样的活吗?

之前,科学家们更多关注疫苗如何激活免疫细胞(比如 B 细胞、T 细胞),却很少盯着这些“幕后工作者”——淋巴结基质细胞。而这篇发表在

Science Immunology
的研究,就第一次扒开了这个“幕后故事”:不同 COVID-19 疫苗会让淋巴结基质细胞上演截然不同的 “剧本”,有的快速“布景”,有的“慢工出细活”,甚至还会影响后续免疫反应的 “剧情走向”。


为啥要盯着淋巴结基质细胞?

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 “指挥中心”,而基质细胞是这个中心的“基建队”。它们包括淋巴管内皮细胞(LECs)、血管内皮细胞(BECs)和成纤维网状细胞(FRCs),负责三件大事:

1.铺设 “道路”:让免疫细胞(比如 dendritic cells,树突状细胞)能精准移动;

2.释放 “信号”:用趋化因子给免疫细胞 “导航”;

3.搭建 “支架”:在免疫反应时支撑淋巴结扩张,还能 “过滤” 淋巴液里的抗原。

但不同疫苗(基因疫苗靠核酸,蛋白疫苗靠直接注射抗原)进入体内后,会不会对这些“基建队”产生不同影响?这直接关系到疫苗的效率和副作用——比如有的疫苗局部反应明显,可能就是基质细胞“加班”导致的。这正是研究团队想弄明白的:不同 COVID-19 疫苗如何“指挥”淋巴结基质细胞,进而影响免疫反应的启动

实验对象

研究团队给小鼠要么皮下注射(模拟皮肤接种),要么肌肉注射(模拟人类常规接种),然后在不同时间点(2 小时、6 小时、24 小时、30 小时等)“拆解” 引流淋巴结(比如腘淋巴结),用三种“放大镜”观察:

多模态成像看 S 蛋白在哪里产生,细胞结构有啥变化;

单细胞转录组“偷听”细胞里的基因在“说什么”(哪些基因被激活);

功能实验测试基质细胞的“干活能力”——比如能不能清除抗原、能不能引导免疫细胞移动。


图1:接种基于基因的COVID-19疫苗后,染色淋巴结的基质细胞中存在SARS-CoV-2的S蛋白

不同疫苗,

给基质细胞 “改了不同的剧本”

研究团队发现,这四种疫苗就像四个不同的 “导演”,给淋巴结基质细胞安排了完全不同的 “戏份”。

第一幕:基因疫苗让基质细胞 “自己产抗原”,蛋白疫苗只能 “等抗原上门”

打疫苗后,免疫系统首先要 “看到” S 蛋白才能启动反应。但不同疫苗让 S 蛋白出现的方式完全不同:

mRNA 和腺病毒疫苗(基因疫苗)直接 “命令” 淋巴结里的基质细胞自己生产 S 蛋白”。比如 mRNA 疫苗会转染淋巴管内皮细胞(LECs)—— 尤其是淋巴结被膜下窦的 “地板细胞”(SCS floor LECs),这些细胞 6 小时内就开始合成 S 蛋白,而且 mRNA 疫苗的 “产能” 比腺病毒疫苗更持久(mRNA 疫苗 30 小时还能检测到,腺病毒疫苗则很快消失)。

蛋白疫苗(Nuvaxovid):只能靠注射的 S 蛋白慢慢 “渗” 进淋巴结,所以基质细胞里几乎测不到 S 蛋白。

正如上图所示,mRNA 疫苗(Spikevax、Comirnaty)在 6 小时时,淋巴结的被膜下窦和髓窦里全是 S 蛋白,而腺病毒疫苗(Vaxzevria)虽然也有,但持续时间短,蛋白疫苗则 “存在感极低”。这说明:基因疫苗能让淋巴结 “就地生产抗原”,相当于 “主场作战”,而蛋白疫苗更像 “客场送抗原”,效率和持续性都差一截。

第二幕:基质细胞的 “基因剧本” 被改写,功能大变身

疫苗不仅让基质细胞 “产抗原”,还改写了它们的 “工作手册”(基因表达)。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发现,不同疫苗激活的基因完全不同:

基因疫苗:强烈激活 “抗病毒基因”(比如干扰素相关基因)和 “抗原处理基因”(比如 Tap1、Tapbp)。尤其是腺病毒疫苗,还会让基质细胞高表达 PD-L1——一种调节免疫反应的 “刹车蛋白”,可能是为了避免免疫反应太 “亢奋”。

蛋白疫苗:更倾向于激活“炎症相关基因”,但对抗病毒基因影响很小。

这些基因变化直接导致基质细胞的 “干活方式” 大变,包括:

1.抗原清除能力:mRNA 疫苗让 LECs 的 “清道夫受体”(比如 MARCO、MRC1)表达下降 50% 以上,就像 “垃圾清洁工” 集体下班,导致淋巴结里的抗原清除变慢(图 4 显示,mRNA 疫苗接种后,淋巴结对葡聚糖的清除能力下降 60%-93%)。这其实是好事——抗原在淋巴结里待得久一点,能让更多免疫细胞 “看到”。

2.“导航系统” 失灵:所有疫苗都会让淋巴管内皮细胞的 ACKR4 蛋白减少。ACKR4 是 “趋化因子导航仪”,负责维持 CCL21 的梯度(免疫细胞的 “指南针”)。它一减少,免疫细胞的 “导航” 就乱了,但有趣的是,树突状细胞(DCs)似乎找到了 “备用路线”,迁移不受影响。



图2:Nuvaxovid诱导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调节淋巴结间质

第三幕:蛋白疫苗召唤 “特殊嘉宾”——嗜酸性粒细胞

最戏剧化的差异出现在蛋白疫苗(Nuvaxovid)组:接种后 6 小时,淋巴结里突然涌进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平时和过敏相关)。这些细胞不是从血管或淋巴管进来的,而是“钻”过淋巴结的被膜,像“空降兵”一样进入髓窦区域。

为啥会这样?原来蛋白疫苗让基质细胞大量分泌 CCL11(嗜酸性粒细胞的“邀请函”),还让淋巴管内皮细胞表达P-选择素(“黏合剂”),专门 “抓” 嗜酸性粒细胞。这些嗜酸性粒细胞来了之后,还会“改造舞台”——让淋巴结被膜变厚,胶原蛋白结构变松散(图2)。当研究人员用抗体“赶走”嗜酸性粒细胞后,这些结构变化居然逆转了,说明嗜酸性粒细胞是蛋白疫苗引发淋巴结结构改变的 “主力”。

小结

综上,本研究通过多模态生物成像和单细胞转录组学等前沿技术揭示了COVID-19疫苗对淋巴结基质细胞的早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RNA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能特异性地转染淋巴结基质细胞从而诱导S蛋白的表达并引发转录组重编程,这些变化不仅会影响淋巴结的抗原清除和趋化因子梯度形成,还可能通过改变基质细胞的微环境来增强免疫反应。

总之,这些看似复杂的 “操作”,本质上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让你的免疫系统在真病毒来袭时,能喊出那句底气十足的 “我熟”!

参考资料:

[1]RUTH FAIR-MÄKELÄ,PINJA THORÉN,JONI NÄSIAHO, et al. COVID-19 vaccine type controls stromal reprogramming in draining lymph nodes, Science Immunology (2025). DOI:10.1126/sciimmunol.adr6787

来源 | 生物谷

撰文 | 生物谷

编辑 | 木白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韩国时尚品牌Mardi Mercredi将退出中国市场,曾火遍全网,明星人手一件

韩国时尚品牌Mardi Mercredi将退出中国市场,曾火遍全网,明星人手一件

三湘都市报
2025-09-16 10:31:45
理想的主动安全,凭啥说是行业天花板?

理想的主动安全,凭啥说是行业天花板?

汽车网评
2025-09-16 14:57:00
呼吁全球禁赛、取消武器合同,西班牙为何硬刚以色列?

呼吁全球禁赛、取消武器合同,西班牙为何硬刚以色列?

澎湃新闻
2025-09-16 16:40:27
歼-20战机首次进行静态展示

歼-20战机首次进行静态展示

新京报
2025-09-16 13:36:08
二鬼子石平太郎没想到吧,万能的中国网友把它的资产扒个底掉

二鬼子石平太郎没想到吧,万能的中国网友把它的资产扒个底掉

阿尔法34号
2025-09-16 07:04:13
女子散步误踩“化骨水”去世,记者调查:氢氟酸溶液可直接网购

女子散步误踩“化骨水”去世,记者调查:氢氟酸溶液可直接网购

极目新闻
2025-09-16 11:07:17
李小璐母亲张伟欣:将女儿李小璐嫁给贾乃亮,是我至今后悔的决定

李小璐母亲张伟欣:将女儿李小璐嫁给贾乃亮,是我至今后悔的决定

探索源自好奇
2025-09-16 16:48:36
突发!北约两架F16疑似击落俄军机!泽连斯基:俄方正在扩大战争

突发!北约两架F16疑似击落俄军机!泽连斯基:俄方正在扩大战争

朔方瞭望
2025-09-16 10:22:34
看完小米突然公布的新机,我决定先不买iPhone 17了

看完小米突然公布的新机,我决定先不买iPhone 17了

刘奔跑
2025-09-15 23:05:55
郑刚悬赏5000万下场手撕罗永浩,也救不了西贝贾国龙!

郑刚悬赏5000万下场手撕罗永浩,也救不了西贝贾国龙!

野马财经
2025-09-15 20:36:16
潜力新星,刘维伟:我已经将李俊贤作为第二个杨瀚森来培养

潜力新星,刘维伟:我已经将李俊贤作为第二个杨瀚森来培养

懂球帝
2025-09-16 12:08:09
成都25岁女子自缢留有遗书,并非外卖骑手!警方排除刑案

成都25岁女子自缢留有遗书,并非外卖骑手!警方排除刑案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10:15:09
网传中美TikTok谈判:美国用户数据继续由甲骨文托管,字节持股降至19.9%

网传中美TikTok谈判:美国用户数据继续由甲骨文托管,字节持股降至19.9%

回旋镖
2025-09-16 13:34:28
马英九力挺爱将罗智强竞选国民党主席:世代交替是时候了

马英九力挺爱将罗智强竞选国民党主席:世代交替是时候了

海峡导报社
2025-09-16 10:00:13
10年6000万咨询费!“制造大冤种”的华与华,到底什么来头?

10年6000万咨询费!“制造大冤种”的华与华,到底什么来头?

金融八卦女
2025-09-16 13:41:04
劝阻工友回家奔丧、逼肺癌同事加班:这哪是劳模,是活阎王

劝阻工友回家奔丧、逼肺癌同事加班:这哪是劳模,是活阎王

常识传播局
2025-09-15 10:33:44
美国财长说中国提出了一项激进的要求,可能是什么?

美国财长说中国提出了一项激进的要求,可能是什么?

小皮霸2025
2025-09-16 12:34:19
美专家一致警告美国:当中国统一台湾时,美国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

美专家一致警告美国:当中国统一台湾时,美国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

梁讯
2025-09-16 14:20:23
罗永浩声明:决定和西贝和解!但是他结尾说的一句话,让网友后怕

罗永浩声明:决定和西贝和解!但是他结尾说的一句话,让网友后怕

晴晴的娱乐日记
2025-09-15 22:22:29
突发刑案!男子持刀致3死1伤,路人大吼制止被杀害

突发刑案!男子持刀致3死1伤,路人大吼制止被杀害

扬子晚报
2025-09-16 16:33:02
2025-09-16 18:39:00
梅斯医学
梅斯医学
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
4925文章数 142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美媒:美国面临无人机制造困境 难以与中国等国相匹敌

头条要闻

美媒:美国面临无人机制造困境 难以与中国等国相匹敌

体育要闻

乌姆蒂蒂,为世界杯冠军赔上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理想i6定档9月26日发布,定位纯电五座SUV

汽车要闻

650km续航 广汽埃安AION RT焕新款9月22日上市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手机
时尚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按键误触也有效!联想为ThinkPad新增FN/Ctrl 快捷键功能

教育要闻

妈妈,我要问你一道数学题,你能教教我吗?

手机要闻

曝红魔某新机新开单电芯电池额定容量7800mAh,典型值8000mAh±

50岁阿姨也能穿得亮眼高级,这些搭配的技巧请收好,特别实用

军事要闻

歼-20战机首次进行静态展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