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预警!
广大学生、家长注意!
开学季,骗子们蠢蠢欲动
他们精心设局,花样繁多
小心!!
别把“学费”交给骗子!
案例警示
近日,浙江某学校
在完成录取工作后组建了师生群
不料,有骗子冒充老师混入其中
让家长退出原来的班级群
加入到其他群聊
并群发通知收取资料费和校服费
有家长通过对方发来的二维码
扫码支付1000多元
后询问老师发现并无此事
随即报警
北仑也曾发生过类似
骗子“冒充老师”诈骗的事件
案例回顾
北仑某学校的师生群中
有骗子冒充老师
收取新生“校服费”
多名家长信以为真
通过对方发来的二维码
扫码支付700余元
付款时
有家长发现了收款方的问题
老师也及时发现了骗子行为
提醒家长不要上当受骗
随即申诉并报警
还有
骗子顶着老师头像
进入某学校钉钉群
冒充老师发起群收款
多名家长信以为真
就支付了“学杂费”
新学期来临
师生家长请警惕
以下几类诈骗类型
编造缴费通知
骗子通过盗取或克隆老师、家长的微信、QQ等账号,混进家长群,利用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假借老师之名,以需要缴纳服装、教材、资料等费用为由实施诈骗。
注意:家长在收到班级群发的缴费信息时,不要急于汇款,一定要通过电话向老师核实清楚缴费情况。同时,老师要开启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群聊。
假冒子女身份
骗子盗取学生的微信号、QQ号后,冒充学生本人向其父母要生活费,或者以发生意外、生病等为由,要求家人转账汇款。
注意:凡是孩子通过手机短信、QQ、微信等联系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谨慎,务必与孩子本人视频沟通或当面核实,以防钱财损失。
谎称孩子出事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家长通讯录,冒充学校老师打电话给学生家长,假借 “孩子身体不适或上课途中突发疾病急需医药费”等理由,趁着家长慌乱的情况下催促转账,以此骗取钱财。
注意:家长一定要存好老师的电话,接到类似电话时要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老师或当事人,不要盲目汇款。
谎称发放助学金
骗子冒充学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员,谎称有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提供信息办理相关手续便可将助学金转入家长账户。在获取相关信息后,他们又会以缴纳相关费用为由,让家长转款实施诈骗。
注意: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信息通常会通过学校官方渠道(如官方网站、公告栏、班级群等)发布,不要轻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不要向陌生账户汇款。
面对这些骗局
师生家长该如何防范?
家长怎么做?
1. 家长要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不管是在微信群还是QQ群,家长收到任何需要扫码或转账缴纳学费的消息时,切勿急于汇款,一定要先与班主任或校方核实真伪;
2. 对于涉及个人和孩子隐私的信息,尽量避免发在家长群或者其他公开的网络平台,也尽量不要提及孩子具体的姓名、班级等详细信息;
3. 若有新添加的好友,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后再进行添加。
学校、老师怎么做?
1. 学校和老师要加强联络群及进群二维码的管理。家长群应开启入群验证功能 ,并实行实名制,对每一位入群的成员身份进行审核,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同时,避免通过公开途径发布联络群二维码,让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2. 一旦发现身份可疑人员,及时清除出群;
3. 同时,要求群成员谨慎发言,不乱发、乱点链接,不轻易向无关人员转发其中的重要文件通知等等。
来源丨北仑区反诈中心、北仑公安、宁波公安、公安部刑侦局
编辑、一审丨章琦 二审丨王昱啸 三审丨陈旻茗
责编丨沈焰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