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怪事,你知道吗?想要进入正规大型养猪场参观或干活前,必须得换内裤!想象一下:猪场入口,白大褂、塑料鞋套、防护帽,武装到牙齿。
工作人员递过来一个密封小塑料袋,眼神严肃又有点尴尬,“这个……里头装的是消过毒的新内裤,卫生间在那边,麻烦您……换上?”你说这情景尴不尴尬?
别误会,这不是猪场老板闲得慌整蛊人,更不是嫌弃谁的个人卫生差。这要求的背后是一场关乎整个养猪业饭碗的无声战争,对抗那个让养猪人特别打怵的瘟病:非洲猪瘟(ASFV)。
这病一旦溜进场子,可不管你是多金贵的种猪,还是刚落地的小猪羔子,往往意味着整圈猪都得遭殃,猪场老板倾家荡产都有可能。咱国家养猪业是农村经济的顶梁柱,维系着无数乡亲的生计和老百姓碗里的锅包肉。
而这不起眼的小小内裤,竟是守卫这道防线上,一处绝不能漏风的隐秘口子!
为啥非得跟内裤较劲?这得从非洲猪瘟病毒有多“犟”说起。这东西压根不是活细胞,就是个包裹着遗传物质的硬壳子,学名叫“病毒粒子”。它结构挺简单,反而特别扛折腾,就像块煮不透的“铁疙瘩”。
不像有的病毒离了活蹦乱跳的细胞很快就失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发现非洲猪瘟病毒在各种物体表面都挺能熬。
蹲在木头槽子上?能扛三四天;赖在水泥地上?能趴一两礼拜;要是混进泥巴土里?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失活。这非洲猪瘟毒株特别扛折腾,对冷热变化、干燥环境甚至好些消毒水都不太怕。
要是它钻到衣服缝里,尤其是贴身穿的小件衣物纤维里,就算你搓澡洗衣看着干净了,那些没灭干净的病毒仍会变成揣在身上的“炸弹”。一旦接触健康猪群或让猪场里的苍蝇蚊子沾上,传播的引信就算是点着了。
正规的大型猪场,尤其是种猪场这类地方,那是按生物安全等级一层一层进行防护的。猪场被划成“脏区”、“缓冲区”、“净区”三层铁桶阵。
外面的人想进去,得先在“脏区”脱掉自己穿的衣裳裤子鞋子,来个从头到脚的消毒澡。
冲干净了,才能迈进“缓冲区”,换上猪场备好的、里外三新的工作服、胶靴帽子,当然也包括消过毒的崭新内裤。这才能获准进入最要紧的“净区”,也就是猪场内部。
刚才脱衣裳的时候,身上的裤衩是不是还穿着?就算脏区那澡冲得水哗哗响,布丝缝里、边边角角的地方,谁敢拍胸脯说一点儿病毒粒子都没藏住?
没人敢打包票,贴身衣物布料密实,洗澡时水流冲不到的地方就容易成死角,它成了整套防护里最容易马虎、也最难彻底拾掇干净的“窟窿眼儿”。专家早就提醒过,外衣、外裤、内衣、内裤是生物安全链条上得重点盯防的地方。
说到这儿你可能心里犯嘀咕了,我也没去猪瘟闹腾的地方晃悠,身上哪能有毒株呢? 这么想,可就把非洲猪瘟传病想简单了。
实际情况是带病毒的东西多得出乎你意料。你去菜市场猪肉摊溜达过不?肉案子、砍刀上蹦的肉渣血沫子,就可能带着病毒。在路边停车点歇过脚不?刚拉过猪的车停过,掉地上丁点猪粪就可能带毒。
小区垃圾桶里混了谁家扔的没煮熟的瘟猪肉下脚料?野狗身上蹭上点……这些你压根寻思不到的微量病毒,都有可能悄没声地沾到你外裤鞋底上,甚至你坐板凳歇气儿的时候,从外裤表面蹭到最里头的内裤上。
猪瘟病毒传染需要的量极小,只要通过猪身上破皮的地方或者黏膜接触到健康猪,就能把整圈猪都撂倒。
所以“进场换内裤”这听着有点脑洞大开的命令,其实是对生物安全顶顶严格的死守。它跟换工作服、换鞋帽一样,是整个防护墙少不了的一块砖,图的就是把从外面带来的的风险,统统挡在猪场外面。这回知道进正规大型猪场得换内裤是咋回事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