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纠纷向来是农村常见的矛盾类型,倘若处理方式欠妥,极易矛盾升级激化引发更大冲突。近日,营盘圩乡成功化解了一起长达10年的土地纠纷,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为纠纷双方明确了土地权属。
基本案情
曾某和曾某某是营盘圩乡营盘村的叔侄二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界址模糊不清,双方对于土地界址的划分一直存在争议,多次协商未果。近期曾某和曾某某因毛竹和茶树砍伐又起冲突,叔侄二人各说各的理,双方矛盾逐渐激化,甚至影响了正常生产生活。
调解过程
营盘圩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和营盘村干部组成调解小组,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多次前往争议地块进行实地勘测,详细了解土地的实际情况,走访周边群众,收集相关信息。
调解员在充分掌握情况后,调解小组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情绪都较为激动。曾某表示:“这块山场的毛竹是我种的,肯定是我的。”而曾某某则反驳道:“山场是分给我的。”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调解员耐心地向双方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强调土地权属的确定需要依据法律和事实。同时,引导双方理性沟通,从亲情和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开始认真思考调解员提出的建议。最终,在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的基础上,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明确了土地界址和砍伐毛竹的赔偿等问题。
OM
普法小课堂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证据缺失以及个人理解差异等多种因素,农村土地纠纷屡见不鲜。当遇到此类纠纷时,当事人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来解决争议。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部门的帮助,如自然资源部门等进行实地勘测和权属认定。同时,邻里之间应该秉持“以和为贵”的理念,互谅互让,优先考虑通过协商或调解的方式解决问题。
来源:政治遂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