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大海湾,面积大约7.7万平方公里,连接着辽宁、河北、山东这些省份。
渤海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我国唯一完全属于自己的内海,外国的船只要是没得到许可,一艘都不敢随便进来。
这事儿得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没几年,国际形势挺紧张的,美国海军在周边海域晃悠,朝鲜战争刚打完,台湾海峡那边也闹得不可开交。所以,把渤海管起来,成了当务之急。
早年间国际上公认的领海宽度只有3海里,这标准是1703年一个荷兰法学家定的,当时基于大炮的射程,炮能打多远,领海就划多远。
那个时代,各国海军实力有限,3海里够用了。
可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变了,军事技术进步了,炮弹能打得更远,海军舰队也更强大。
如果中国还守着3海里的老规矩,渤海大部分就成公海了,任何国家的船都能进来转悠,尤其是美国海军,那时候他们在亚洲海域挺活跃的,进渤海湾威胁天津港口、北京都不费劲。
我国必须调整领海宽度,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1958年夏天,中央在北戴河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毛主席看了地图,研究了渤海湾的入口,那地方从山东蓬莱到辽宁老铁山,宽约57海里,但中间有庙岛群岛散布着。
最北边的北隍城岛离对岸只有22海里左右。如果把领海宽度定到12海里,从大陆和岛屿两边各伸出去12海里,总共24海里,就能把入口完全盖住。
毛主席拍板了,说领海宽度就定12海里。
9月4日,中国政府正式发了《关于领海的声明》,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适用于大陆和所有沿海岛屿,包括渤海湾和琼州海峡。声明里用了直基线法,把基线以内划成内水,这样渤海就彻底成了中国的内海。
这个声明一出,国际上炸锅了。
美国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说不接受12海里,觉得这违反了他们的“国际惯例”。那时候美国海军全球称霸,他们喜欢领海窄点,好让自己的舰队到处跑。要是各国都扩大领海,美国的行动空间就小了。
可中国没退缩,通过实际行动维护权益。比如金门炮战,那年8月23日就开始了,国民党船只靠近福建海岸12海里线,中国军队就开炮警告,美军舰队护航时也得在12海里外停着,不敢越界。
渤海湾这边,中国海军加强巡逻,监控入口,确保外舰进不来。北隍城岛虽小,只有2.72平方公里,但它成了关键点,岛上领海和对岸重叠,封住了通道。
为什么很多国家后来支持12海里呢?因为这对大多数沿海国都有利。
原先3海里太窄,战争时敌舰靠近了都来不及反应,12海里能多点缓冲,还能扩大专属经济区,开发更多海洋资源。像印尼、巴西这些国家,也需要更大的领海来保护自己。
美国反对是因为他们海军强,偏好无序状态,好抢资源。
1960年联合国第二次海洋法会议上,虽然没统一标准,但12海里开始流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通过,规定领海不超过12海里,中国是签约国之一,推动了这个变化。
美国到现在都没批准公约,可他们在实际中也得默认,不敢随便闯别国的12海里。
渤海内海化后,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首先是安全,北京天津这些地方多了层海上屏障,海军能安心发展。其次是经济,渤海有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中海油在那儿开发了好多油田,像胜利油田延伸到海上,年产油量上亿吨。还有渔业,渤海是黄渤海渔场的一部分,鱼虾蟹多,养活了不少沿海老百姓。
港口贸易也旺了,天津港、大连港成了北方枢纽,货物吞吐量巨大。环境上,虽然工业化带来些污染,但国家这些年加强治理,设立保护区,控制排污,渤海水质在改善。
想想如果没这个决策,现在渤海会啥样?可能外舰到处跑,资源被抢,安全隐患一大堆。
毛主席那句话,定下了基调,让中国在海洋权益上站稳脚跟。
1958年的声明,不光是领海宽度的事,还体现了中国对国际规则的挑战和重塑。那时候国际法多是西方定的,中国提出自己的主张,并用实力维护,最终影响了全球标准。
如今,渤海完全在中国掌控下,外船想进来,必须走正规渠道申请。
渤海的故事告诉我们,国家主权得靠自己争。
未来,中国会继续加强海洋治理,推动“一带一路”海上丝路,渤海作为北方节点,会更重要。
参考资料
渤海湾畔的向海图强新范式 新浪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