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瑞士伯尔尼一间安乐死机构内,一位52岁的日本女子,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神情平静。
在她亲手按下药物注射器开关的那一刻,摄像机记录下了全过程,仅仅过了30秒,她闭上双眼,心跳在4分钟内完全停止。
她的名字叫小岛美奈,这个名字在亚洲并不广为人知,但她做出的选择却震撼了整个日本社会!
小岛美奈出生在1966年的日本名古屋,家境普通,家中有三个姐妹,她5岁那年,母亲患病去世,父亲早已离家,姐妹三人自此成为孤儿。
大姐为了养家,放弃了读书,二姐担起生活照料的重担,而年幼的小岛则在这份苦难中长大。
18岁时,她考入首尔大学,主修幼儿教育,在那个年代,能够走出国门读书的日本年轻人并不多,而小岛靠着奖学金和打工撑过了四年。
大学毕业后,她回到东京,成为一名韩语翻译,生活逐渐安稳,也成为家中最成功的一位。
但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约在2013年,小岛47岁时,身体开始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她走路不稳,手指不灵活,甚至连端茶都感到吃力。
起初她以为是过劳导致的疲劳综合症,但一年后,症状愈发严重。
2016年,她被确诊为多系统萎缩症(MSA),这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没有治愈方法,只能靠药物延缓恶化。
医生告诉她,病情将逐步发展到无法行走、无法进食,最终只能靠插管维持生命。
消息传来那天,小岛沉默了一整晚。
她辞去了翻译的工作,搬进了一家儿童福利院,照顾残障儿童,或许是想用有限的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
那段时间,她常对身边的人说,看到这些孩子,她反而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幸福。
到了2018年春天,她几乎已经无法独立行动,说话含糊不清,吃饭靠人喂,大小便失禁,生活质量急剧下跌。
医生建议使用呼吸机,家人也劝她接受全面护理,但她始终清醒地知道,未来只会更加痛苦。
同年10月,小岛开始在网上搜索安乐死,她发现瑞士是极少数允许外国人合法安乐死的国家,于是她决定申请。
11月初,相关机构收到她的资料,确认病情无治愈可能,也确认她的精神状态清晰。
通过审批后,她给姐姐们写了一封信,告知自己的决定,两位姐姐没有阻止,反而选择陪她一起前往瑞士。
11月25日,她们三人抵达瑞士,在当地机构的安排下,小岛进行了多项评估,工作人员反复确认她是否是自愿决定,还给予她两天冷静期。
11月28日那天,阳光格外明亮,小岛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一条蓝色长裙,脸上画了淡妆,她躺在洁白的病床上,面对镜头,微笑着说:我真的很幸福。
摄像机记录下了最后的4分钟:
她亲手按下了药物开关,30秒后陷入昏迷,心跳慢慢停止,她的死亡被完整录像,并由瑞士警方备案。
小岛的骨灰被撒在当地河道,无法带回日本,两位姐姐在2020年再次前往瑞士,看望妹妹的归宿,也带去了她生前照顾的福利院孩子们的画。
这件事很快被日本媒体披露,引发了轩然大波,小岛成为日本首位公开执行安乐死的患者,也是亚洲极少见的案例。
这让很多人开始探讨,一个人到底有没有选择死亡的权利?
在日本,安乐死是被严格禁止的,即便患者生不如死,也只能靠医疗设备维持活着的状态,有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折磨。
一些人支持小岛的决定,认为她选择了有尊严地离开。
她在还能自主行走、还能表达意愿时做出决定,过程平静,没有痛苦,而且她是在合法框架下完成的,既没有连累他人,也没有造成社会负担。
但也有人提出严重反对,反对者认为安乐死违反伦理,尤其在日本和中国这样的传统社会,孝道观念根深蒂固,结束亲人生命被视为不孝。
而且一旦放开标准,可能会被滥用,甚至被某些人逼迫选择死亡。
但不可否认的是,小岛的经历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当生命只剩躯壳时,是否还值得坚持?
她的姐姐曾说,妹妹终于解脱了,我们应该祝福她,这并不是一句冷漠的话,而是她们经历了几年的煎熬后,对痛苦最真实的体会。
小岛人生的最后选择,其实是一次清醒的告别,她没有依赖他人,也没有让家人面对无尽的照顾压力,她用一个简单的动作,结束了身体的痛苦,也留下了一段值得所有人深思的故事。
但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过程花费约合人民币70万元,这并非普通家庭可以承担的开支,也说明,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制度支撑,选择安乐死几乎成了有钱人的特权。
在中国,安乐死至今仍然没有法律支持,虽然近年来有不少医生提出建议,希望建立明确机制,防止滥用,也保障真正需要的病人,但政策层面始终未有实质进展。
中国有着悠久的生命文化,讲究善终,但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水平提高,很多人晚年被机器维持生命,丧失尊严,小岛的故事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契机,推动中国社会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
小岛美奈在遗书中写道:我想在我还是我的时候离开。
这句话看似平静,却有着深深的悲凉,她不是放弃活着,而是不愿意活成一个没有意识的躯壳,而这,恰恰是最让人动容的地方。
她死后,日本一家电视台将她的故事拍成纪录片,引发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开始呼吁制度改革,希望给予患者更多选择的权利。
中国是否也应正视这一现实?是否应考虑在严格监管下给予极端病患一条有尊严的出路?
这不是一句话就能回答的问题,但我们必须承认,像小岛这样的人,每年都在悄无声息地承受着病痛的折磨。
对于她们,或许安乐死不是逃避,而是一次体面的谢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