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怕死吗?每每谈起死亡这个词,总有一种非常沉重的感觉,甚至有些恐惧,这种恐惧是源于对死亡后未知的恐惧,其实在某些国家,人们对死亡是带有一种敬意。
尤其是那些被疾病所折磨的人,死亡对于他们而言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变相的解脱感,也正因此,慢慢衍生出了安乐死这个词,所谓的安乐死就是希望人在临死前不要太过痛苦,甚至是笑着离去。
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死亡自助舱出现了,然而正当人们认为死亡不再可怕的时候,却因为第一个实验者的死亡,让人们发现了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安乐死竟和谋杀挂上了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些人接近死亡是因为生命到达了尽头,但是有些人却是为了盈利,当一款被标榜为安乐死界的劳斯莱斯问世以后,让所有对安乐死有过接触的人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Sarco胶囊舱,只要5分钟就能让人死亡,并且全程无痛,向外打的广告都是要让死者有尊严的死亡,这款胶囊舱的创意是来自曾经一位英国的中风患者。
由于常年卧床无法移动,不管是自己的身心还是他的家人都饱受病痛的折磨,所以在他还神志清醒的时候,向当地的法院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允许他进行安乐死。
但是由于当时的法律还没有普及,并且安乐死有悖伦理,所以他的请求遭到了法院的拒绝,不过这依旧没有改变这位患者想要直面死亡的想法,在最后,他选择了通过节食的方法把自己活活饿死了。
而在这位患者还没死之前,他接触到了一位叫尼奇克的医生,这个被人称作死亡博士的人原是澳大利亚的一名医生,他从1990年左右就开始接触安乐死,并将安乐死用到人的身上。
尼奇克是90年代左右澳大利亚第一个可以合法协助别人进行安乐死的医生,并且在1996年的时候在澳大利亚通过了身患绝症权利法案,先后一共帮助4名身患绝症的患者离开人世。
但是因为当时有不少不是病人的人员试图用欺诈的方式骗取安乐死以逃脱法律的制裁,所以在第二年,这个法案就被迫停止了,不过尼奇克对于安乐死的研究和推广一直没有结束。
而当尼奇克遇到那名被饿死的患者时,这位患者向尼奇克阐述了一个美好的想法,那就是希望能在眨眨眼的时间,就能帮助需要安乐死的人离世,也就是类似于自杀舱的机器。
受这位患者的启发,尼奇克开始正式投入到了自助式安乐死设备的研究,尼奇克先后投入了100万美元,终于在2024年推出了Sarco胶囊舱。
这款设备采用3D打印的技术制作,不仅方便移动,在外观上也有点像太空舱,比较科幻,并且在设计之初便宣传这款胶囊舱可以让使用者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进行安乐死,像是森林、海边等等。
Sarco胶囊舱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把正常的空气替换成氮气,正常情况下,Sarco胶囊舱里的空气是含有21%氧气和79%氮气的,但是当使用者躺入到舱内以后,会有一个操作按钮。
当使用者按下按钮以后,Sarco胶囊舱里的空气会被换成100%的氮气,由于身体是没有办法识别缺氧的,而只能识别过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使用者在里面躺着的时候是可以正常呼吸的,直到最后感到困倦会进入睡眠状态并死亡。
在整个过程中,大概不会超过10分钟的时间,并且Sarco胶囊舱完全不存在失败或者是毁容的风险,更重要的是Sarco胶囊舱里面还会有一个摄像头,在使用者死亡的前一刻,摄像头会全程记录,并且这个录像可以交给使用者的家人或者是验尸官进行检验,这也算是使用者在死亡前的一个交代。
和传统的安乐死不一样的是,在使用者使用Sarco胶囊舱的时候是完全不需要医生的参与的,所以也不需要复杂的审核流程,最重要的是因为是3D打印制作而成,所以使用者只需要支付打印成本和氮气的费用就可以。
整体的费用大概在1000欧元左右,而传统的安乐死费用要比较高昂,像是2018年的时候,有一位中国的体育主播就在瑞士选择了安乐死,而当时这名主播花费了60多万人民币,所以Sarco胶囊舱可谓是安乐死的性价比之王。
凭借着绝对的优势,Sarco胶囊舱也迎来了它的第一位使用者,不过正因为这一次的使用,让Sarco胶囊舱运营团队集体被捕入狱。
安乐死变谋杀?
在Sarco胶囊舱刚刚推出后不久,就有一位64岁的美国女性找到了Sarco并选择在瑞士沙夫豪森林的一个森林小屋里成为了第一个Sarco胶囊舱的使用者。
这位女性患有非常严重的免疫系统的疾病,长期都饱受病痛的折磨,之前这位女性一直想让自己早一点脱离苦海,为了保险起见,这位女性在接受Sarco胶囊舱以前还特意接受了精神病医生的检查。
而医生的检查结果显示,这位女性精神完全健康,这说明这名女性完全是自主选择安乐死,并且还为此签署了一份声明,表达死亡意愿,同时还得到了她两个儿子的支持。
尼奇克作为开发者,虽然没有到现场,但是作为第一个使用者,尼奇克通过视频链接在德国目睹了这名女性的全部死亡过程,并且还监视了她的氧气和心率检测仪的度数。
在之后的采访中,尼奇克称这名女性仅仅2分钟就失去了意识,并且只过了5分钟就已经确认死亡,但是当时现场的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在后续的调查中,人们发现在这名女性按下按钮之后的第6分30秒,监控电脑突然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
而现场的Sarco胶囊舱负责人威利特在与尼奇克的电话中明确表示,她还活着,而直到半个小时以后,威利特才重新告诉尼奇克,她看起来真的死了,这也就说明,在这场被夸大其词的Sarco胶囊舱使用中,第一位使用者足足过了半个小时才真正死亡。
等到警察抵达现场以后还发现了诸多疑点,警察发现,这名女性的脖子上有勒痕,而这也引发了谋杀的嫌疑,除此之外,警察还发现在Sarco胶囊舱使用之前被多次的打开关闭。
这个发现说明负责人可能在屡次检查Sarco胶囊舱的密闭性,而舱内的摄像头也是疑点重重,不仅被激活两次,并且在按下按钮2分钟以后,这名女性剧烈痉挛了两次。
很显然,这跟Sarco胶囊舱的宣传完全不符,为了进一步调查真相,警方逮捕了Sarco的负责人威利特以及多名和Sarco相关的运营和销售人员,之后将这个案子移交当地的检察院,想要调查是否存在煽动、协助或者是教唆自杀的行为以及是不是存在其他的刑事犯罪。
负责人选择自杀
威利特作为Sarco的负责人,成为了警方的重点盘查对象,不过因为证据不足,威利特只被拘留了70天就被释放了,但正当人们认为Sarco可以彻底解除危机的时候,威利特的死却让整个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威利特虽然只有47岁,但是却是安乐死活动倡议家的共同主席,他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为人类争取有尊严的死亡方式的标榜者,他的自杀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尼奇克称威利特在接受审讯的过程中,承受了非常巨大的心理创伤,在威利特被放后的三个月时间里,威利特一直在做心理咨询,经过专业精神团队的评估,确诊威利特患有急性多形性精神病,也正是这种疾病让他时常出现幻觉、主要包括幻视、幻听,妄想症甚至是行为异常。
在面对巨大的精神状态下,在今年5月份,威利特用协助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尼奇克在之后称,威利特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都在承受比任何人都多的痛苦。
尼奇克还表示,威利特的死跟警方的审讯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威利特5岁的时候就出现过厌世和自杀的想法,而威利特的父亲更是在他14岁的时候就自杀离世了,所以警方的密集审讯无不加重了他的负面情绪。
在威利特死后,警方停止了对他的刑事调查,但是对尼奇克等相关人员的调查还没有结束,现在全球大概有23个国家是在严格的法律框架下才允许安乐死合法化,但是大多数国家是不支持安乐死的。
因为一旦和安乐死挂钩,多少有一些违背常理,而瑞士现在是少数允许安乐死的国家之一,并且也允许外国人进行安乐死,不过瑞士在进行安乐死之前也是有明确的要求的,那就是需要身患绝症,并且要经过医生的确认才能实施。
但是对于Sarco胶囊舱来说,它只需要一份精神证明并确认是具有正常判断能力的人就可以,并且全程都不需要医护人员在场,即便这种死亡方式简单快捷,但是明显和瑞士的法律并不相符。
在Sarco胶囊舱的事情发生以后,瑞士也已经做出了调整,对安乐死的实施更加严苛,不过对于安乐死这件事,人们的争议声还是很大,而Sarco胶囊舱第一位使用者到底经历了什么,可能也只有最后有了审判结果以后我们才能知道。
瑞士64岁女子使用“安乐死胶囊舱”死亡 相关人员被捕
“安乐死舱”将面世,30秒无痛一键去世?细思恐极的安乐死
国外的安乐死,背后真的是“交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