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峨眉山脚下,有个姓铁的铁匠,人叫铁山,一手打铁的手艺十里八乡闻名。他为人憨厚,打的农具结实耐用,乡亲们都爱找他。
铁山娶了个媳妇,姓柳名春娘,是个心灵手巧的女子,不仅会缝补,还懂些草药,常帮邻里看些小病。两口子日子虽不富裕,却过得有滋有味。
这年深秋,铁山去后山砍柴,准备过冬。走到半山腰,听见树丛里有呜咽声,像是小兽受了伤。
拨开树枝一看,是只金丝猴,后腿被猎人的夹子夹住,血流不止,眼里噙着泪,见了铁山,吓得瑟瑟发抖。
铁山心善,赶紧撬开夹子,掏出春娘给的草药,嚼碎了敷在猴腿上,又撕下布条帮它包扎。“去吧,以后小心些。”
金丝猴却不走,对着铁山作了个揖,才一瘸一拐地钻进树林,消失在密叶里。铁山摇摇头,继续砍柴,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过了三日,铁山正在铺子里打铁,忽听屋顶有响动。抬头一看,那只金丝猴蹲在房梁上,怀里抱着个布包,见了他,把布包扔了下来。
布包落在地上,滚出几块亮晶晶的东西,竟是上好的翡翠!铁山又惊又喜,抬头再看,金丝猴早已没了踪影。
春娘回来,见了翡翠,也吃了一惊:“这猴怕是山里的灵物,咋会送这贵重东西?” 铁山也说不清楚,只把翡翠收了起来。
邻村有个货郎,见多识广,铁山请他来看。货郎啧啧称奇:“这是老坑翡翠,值老钱了!最少能换十亩良田!”
铁山动了心,托货郎把翡翠卖了,换了些银子,买了两亩好地,又把铁匠铺翻新了,日子渐渐红火起来。
他没忘了金丝猴,时常买些果子,放在后山的石头上,第二天准是空的,想必是被金丝猴吃了。
这日,县太爷的小舅子王麻子路过铁匠铺,见铺子焕然一新,进去闲逛。铁山正在打把菜刀,火星四溅。
“老
铁,发财了?” 王麻子摸着新打的犁,阴阳怪气地问。铁山老实,把救猴得翡翠的事说了。
王麻子眼睛一亮,心里打起了主意。他听说过峨眉山有灵猴,能寻到宝贝,若能抓到一只,岂不是发大财了?
夜里,王麻子带着几个家丁,拿着网子和夹子,偷偷摸进后山。他们在金丝猴常去的地方设了陷阱,又放了些果子当诱饵。
等了半夜,果然有几只金丝猴来吃果子,其中一只正是铁山救过的那只。它刚拿起果子,就掉进了陷阱里。
家丁们七手八脚把金丝猴装进笼子,王麻子得意洋洋:“回去!看这宝贝能给爷换多少银子!”
金丝猴在笼子里又蹦又跳,发出凄厉的叫声,眼里满是愤怒。王麻子嫌烦,给了它一棍子,才老实下来。
第二日,铁山去后山放果子,见了陷阱,心里咯噔一下。他顺着脚印找到王麻子家,见那只金丝猴被关在院子里的笼子里,腿上的伤又裂了。
“王老爷,这猴是我救的,放了它吧。” 铁山上前求情。王麻子叼着烟袋,冷笑:“山里的野物,谁抓到算谁的,你算哪根葱?”
“它通人性,送过我翡翠,您就放了它吧。” 铁山急得脸红。王麻子眼珠一转:“放了也行,拿五十两银子来赎,少一文都不行!”
铁山哪有那么多银子?只能垂头丧气地回来,把这事告诉春娘。春娘叹道:“这王麻子是个贪得无厌的,怕是不会轻易放过猴儿。”
“可我不能见死不救啊。” 铁山蹲在地上,双手抓着头发。春娘想了想:“我娘家有块祖传的玉佩,或许能当些银子。”
她取来玉佩,是块和田玉,雕着只凤凰。铁山认得,这是春娘的嫁妆,平时宝贝得很。“这咋行?”
“救人要紧,何况是救命恩猴。” 春娘把玉佩包好,“你拿去当铺,看能当多少。”
铁山拿着玉佩去了当铺,当了三十两银子,又向乡亲们借了二十两,凑够五十两,给王麻子送了去。
王麻子见了银子,才不情不愿地把金丝猴放了。金丝猴一出笼子,就跳到铁山肩上,对着王麻子龇牙咧嘴,像是在骂他。
铁山把金丝猴带回铺子里,重新给它包扎伤口。金丝猴对着他和春娘连连作揖,才跳上屋顶,回山去了。
本以为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半月后,王麻子带着家丁来了,说自己丢了一箱银子,怀疑是铁山偷的。
“我没偷!” 铁山气得发抖。王麻子冷笑:“不是你偷的,哪来的钱赎猴子?定是你和那妖猴合谋,偷了我的银子!”
他不由分说,让家丁把铁山绑了,押往县衙。县太爷收了王麻子的银子,不问青红皂白,就把铁山打入大牢,定了个盗窃罪,要判流放。
春娘急得团团转,去县衙求情,被赶了出来。她坐在铺子里哭,忽然见那只金丝猴从窗户跳进来,手里拿着张纸条。
纸条是用炭写的,歪歪扭扭的字:“王麻子银子藏在他家地窖,有记号。” 春娘认得,这是铁山教猴儿认得的几个字。
她心里一亮,趁着夜色,悄悄摸到王麻子家。王麻子家院墙高,她爬不进去,正着急,见金丝猴从里面扔出根绳子,想必是猴儿帮她弄的。
春娘顺着绳子爬进去,按纸条上说的,在院子角落的石榴树下找到了地窖。地窖门用锁锁着,她从头上拔下发簪,捅了半天,竟把锁打开了。
地窖里果然有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银子,还有本账本,记着王麻子敲诈勒索百姓的事。春娘把账本揣好,又拿了几块银子做证据,悄悄溜了出来。
第二日,春娘拿着账本和银子,去巡抚府击鼓鸣冤。巡抚是个清官,见了证据,勃然大怒,当即派人去济南府查案。
王麻子被抓了起来,账本上的事一桩桩被查实,不仅贪赃枉法,还草菅人命。县太爷也被牵连,革了职。
铁山被无罪释放,回到家,见了春娘,抱着她大哭:“是我连累你了。” 春娘笑着摇头:“夫妻本是同林鸟,哪能让你一个人受苦。”
金丝猴也来了,蹲在房梁上,看着他们笑。铁山拿出些果子,放在它面前:“以后别再送东西了,平平安安就好。”
金丝猴抓了个果子,跳到铁山手上,轻轻咬了他一下,像是在说知道了,才跳回山里。
后来,王麻子被判了死刑,百姓们拍手称快。铁山的铁匠铺生意更好了,他打了块牌匾,写上 “诚信为本”,挂在门口。
春娘依旧帮人看小病,只是多了个习惯,每次上山采药,都会带些果子,放在那块熟悉的石头上。
有年大旱,地里的庄稼都快枯死了。铁山和乡亲们急得没办法,春娘说:“去求求金丝猴吧,或许它有办法。”
他们去后山,对着山林喊了半天,金丝猴真的来了,身后还跟着一群猴子,手里都拿着些种子。
金丝猴把种子递给铁山,又指了指山脚下的一片洼地。铁山明白,这是让他们种在那里。
乡亲们赶紧开垦洼地,种下种子。没过几日,竟下了场大雨,洼地的种子很快发芽,长出绿油油的禾苗,竟是耐旱的谷子。
秋天,谷子丰收,乡亲们都说是金丝猴救了大家。铁山带着乡亲们,给山里送了很多果子,堆得像座小山。
铁山和春娘生了个儿子,取名铁念猴,说要记住金丝猴的恩情。儿子长大后,也成了个铁匠,手艺比铁山还好。
他常对儿子说:“做人要像打铁,得有筋骨,不能贪财,也不能见死不救。你看那猴儿,都懂知恩图报,何况人呢?”
儿子似懂非懂,却把这话记在心里。后来,他成了远近闻名的铁匠,打出的铁器上,总会刻个小小的猴儿图案。
峨眉山的金丝猴,依旧时常下山,只是不再送翡翠,有时会给铁家送些野果,有时会在铺子里的房梁上待一会儿,看着铁家人忙碌。
有人说,那是猴仙在保佑铁家。其实哪有什么保佑,不过是善有善报。铁山当年的举手之劳,换来了后来的福报,也让这个故事,在峨眉山脚下流传了一代又一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