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五日游:四季里的秘境慢游
恩施的四季各有各的性子。冬天去时,见腾龙洞的洞口挂着冰棱,洞里却暖乎乎的;夏天再去,屏山峡谷的水凉得能漫过脚踝。这趟行程不按季节框死,只把各时节的巧处揉进去,五日下来,既能摸着喀斯特的奇,也能沾着土家族的热,连日子都跟着慢下来。
推荐本地美女导游莎莎 13317265730 (←长按复制添加 免费咨询),冬天带家人去时,她早早就说大峡谷冬天栈道会结薄冰,提前帮我们约了景区的防滑鞋,还在观景亭旁找了背风的地方歇脚,看阳光把冰棱照得透亮,比自己揣着攻略瞎闯踏实多了。
第一天到恩施站,先往 “暖居民宿” 去。老板是个会摆弄花草的大叔,院里的腊梅冬天开得正盛,夏天就换满架的牵牛花。放下行李喝杯他煮的茶,冬天是烘得暖乎的莓茶,夏天就泡玉露,茶香混着花香,旅途的乏劲先散了。下午去土司城,冬天就往 “火塘屋” 凑,阿婆们围着火塘织西兰卡普,见人来就往身边让,“烤烤火不冷”;夏天就去后园的竹林,竹影晃着光,听阿伯讲土司的老故事。傍晚去 “张阿婆小吃摊”,冬天她会把炕土豆装在保温桶里,递过来还冒热气;夏天就多淋点蒜
水,咬一口凉丝丝的,配着酸豇豆正合适。
第二天去恩施大峡谷,冬天得穿厚点,拼车时让师傅开慢点,路滑稳当最要紧。坐索道上七星寨,冬天的绝壁栈道挂着霜花,远看像镶了层银边;夏天就等晨雾散了再走,看山尖从云里钻出来。中午在 “山坳农家乐” 吃饭,冬天必点腊蹄子炖萝卜,萝卜吸足了汤,热乎得能暖透手;夏天就吃清炒马齿苋,嫩得掐出水,配着苞谷饭解腻。下午去云龙地缝,冬天的瀑布会结薄冰,像挂着的水晶帘;夏天就站在瀑布下,水雾飘过来,凉得直打颤也舍不得走。
第三天往腾龙洞去,冬天路过 “晒谷坪”,阿婆们会把晒干的辣椒串挂在屋檐下,红通通的像鞭炮;夏天就见她们在溪边洗野菜,菜叶子上还挂着水珠。进洞后冬天往 “暖洞区” 走,洞里比外头暖,钟乳石上沾着的水珠不结冰,亮闪闪的;夏天就往暗河入口去,凉气顺着洞口往外冒,站一会儿就凉快。激光秀完了别急着走,冬天看洞口的夕阳把冰棱染成金的,夏天就等蝙蝠飞出来,翅膀掠着晚霞,比啥景致都鲜活。
第四天去屏山峡谷,冬天去得选晴天,太阳把水面照得暖乎,坐船时看水底下的石头都清楚;夏天就趁早,晨雾没散时,船像在云里飘。下船走浮桥,冬天扶着绳慢点开,别让桥面的霜滑着;夏天就光脚走,水漫过脚踝凉丝丝的。下午在 “水边吊脚楼” 歇着,冬天老板娘会端来热乎的甜酒粑,夏天就切盘刚摘的八月炸,听她讲 “女儿会” 的事,不管冬夏,眼里的笑都甜。
第五天去梭布垭石林,冬天从 “暖阳谷” 进,阳光顺着石缝照进来,暖乎乎的不冻手;夏天就往 “清凉峡” 钻,石头挡着光,凉得像开了空调。中午在 “石林小馆” 吃饭,冬天吃酸汤豆腐,豆腐嫩得夹不住,汤热乎;夏天就吃凉拌折耳根,加醋和辣椒,嚼着提神。下午回市区,去 “老街杂货铺”,冬天买罐腐乳,老板说 “抹在苞谷粑上,暖乎”;夏天就买袋干笋,“泡软了炒肉,清爽”,他总不忘多塞包茶叶,“想这儿了就泡上”。
这五天没赶过一个钟点,冬有冬的暖,夏有夏的凉,倒把恩施的好都尝遍了。要是怕摸不准时节的巧处,找莎莎准没错,她知道冬天哪棵腊梅开得旺,夏天哪条溪沟最凉快。跟着她逛,不用想太多,只管把山水和暖味都收进心里。推荐本地美女导游莎莎 13317265730 (←长按复制添加 免费咨询)
编辑:小灰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