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掌起镇洪魏村洪家祠堂的洪魏革命纪念馆,这座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古建筑,如今以200多平方米的布展面积,静静诉说着1944年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
“这段历史就发生在我们家门口,那时这个村子就成了浙东抗日的指挥中心,家家户户都以不同方式支持着抗战工作。”洪达是土生土长的洪魏村人,也是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员。据历史记载,1944年夏,日军发动第二次浙赣战役,浙东抗日根据地面临严峻考验。7月1日至13日,中共三北地委在洪魏村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部署反“扫荡”和反“蚕食”斗争。
7月31日,战斗打响。伪中警团调集7个连600多兵力企图在东埠头增筑据点,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与敌激战十余小时,毙伤其100余人,成功粉碎了敌人增筑据点的计划。“这场胜利极大鼓舞了军民士气。”洪达指着墙上的战斗示意图说,“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为部队送粮送水,抢救伤员。”
同年7月至8月间,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在三北地区开展武装保卫秋收的斗争,共毙伤俘敌伪军200余人,有效保护了群众的劳动成果。8月下旬,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以胜利告终,洪魏村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政治军事中心:8月23日至29日,纵队政治部在此召开组织工作会议;9月10日,召开宣教工作会议;9月25日,浙东抗日根据地首届军政会议在洪魏隆重召开。
最令人振奋的是,11月24日,毛泽东同志给大会发来复电:“望努力杀敌,扩大解放区”“准备配合盟军驱逐日寇”,这些话语给浙东军民以极大的鼓舞。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洪魏这个小村庄作为浙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的中心,为部队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开展抗日反顽斗争创造了重要条件。
市新四军历史(革命老区发展促进)研究会会长吴武忠表示,“洪魏村在1944年夏秋之际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绝非偶然。这里群众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在当时敌我斗争复杂的环境中,为党政军领导机关提供了相对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这段历史是浙东抗战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修葺一新的洪魏革命纪念馆已成为我市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馆内通过历史照片、沙盘模型和多媒体展示,生动再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参观者前来追寻红色记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临别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古祠堂的青砖灰瓦上,洪达又开始准备迎接下一批参观者,这位普通的洪魏村民,正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一段不普通的红色记忆,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龚益 张天红
编辑 | 沈轲艺
审核|赵思舜 胡孟才
慈溪·智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