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学生团体“和平蝴蝶网络”,25号把一场记者会直接开到了韩国总统府门口。这群致力于关注日从军慰安问题的年轻人,这次把矛头对准了总统李在明——因为他最近在韩日首脑会谈前后,居然表态说要“尊重2015年的韩日相关协议”。
学生们在集会上情绪激动,对新总统“背弃历史”严重不满:“所谓‘面向未来’,其实就是把历史问题掖着藏着,假装没这回事。”
![]()
事情得从8月23号的韩日首脑会谈说起。
李在明和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东京见面,最后发的联合公报里,关于当年的从军慰安、强征劳工这些老问题,一个字都没提。更让韩国民众心里不舒服的是,李在明之前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2015年的韩日相关协议,还有2023年尹锡悦政府搞的强征劳工“第三方代赔”方案,都是“国家间定下来的事,不会推翻”。
这话要是换个人说,可能掀不起这么大波澜。但说这话的是李在明,就让人觉得特别拧巴。
![]()
2015年他还是城南市长的时候,对日可不是这个态度。
当年那个韩日相关协议刚出来,李在明公开表示“违宪,根本不算数”,为了守护街头那座纪念受害女性的少女像还组织市民一起静坐。
2023年,李在明担任共同民主党代表期间,公开叫板尹锡悦的强征劳工代赔方案,称这是“跟三田渡之耻差不多的外交上的大丢人事儿”,逼着韩国官方赶紧撤回。
谁也没想到,李在明现在居然转头说“尊重”,学生们肯定不答应。
“和平蝴蝶网络”的代表张恩雅在记者会上,拿着当年李在明抗议的新闻照片问:“您当年说‘这协议让受害者更难受’,现在为什么就认了?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学生们气的,不只是李在明前后不一。更因为2015年那个协议,从一开始就争议挺大。当年朴槿惠和日本签的内容包括日本出资10亿日元建立“和解基金”,韩国就此表示“不再追究”。可当时韩国老百姓70%都反对,觉得“连问都没问过那些受害的老奶奶,这哪能叫和解?”
好几个幸存者公开说:“死也不要这笔钱。”
![]()
李在明当年骂得狠,现在却认了怂。学生们觉得,这是为了韩日合作,故意把历史问题绕过去。京畿道的学生代表边佳媛说:“日本到现在都没好好认账,我们凭什么先松口?您说‘面向未来’,可没个交代的未来,不就是让下一代接着背这包袱吗?”
学生们更不满的是,连2023年那个强征劳工代赔方案,李在明也不提了。当时他批评方案是“让韩国企业替日本相关企业赔钱”,现在却绝口不提“不算数”这回事。学生们在会上喊:“这不是搞外交,是把国家的脸面当交易!”
面对这些批评,青瓦台回应说“总统一直把受害者感受放第一位”,可这话没多少人信。到26号,总统府的请愿网站上,“要求重新审核协议”的联署已经超过10万。
说到底,和二战后很多国家一样,韩国人对这些历史账也看得特别重。从当年的受害女性到强征劳工,不是一句“过去就过去了”能翻篇的。就像那位98岁幸存者的遗言:“我可能等不到日本那边给个说法了,但你们不能替我点头答应。”
现在韩国总统府前的少女像还矗立在那里,只是当年守护着它的人,态度却变了。有韩国网友表示:“外交上谈生意可以,但该给的历史交代不能少——谁要是忘记了这点,老百姓不会原谅他。”
(据韩国“和平蝴蝶网络”记者会声明、李在明历年公开表态记录、韩日首脑会谈联合公报整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