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绿茶
20250701 乙巳六月初七
下半年来了,要加油哦。问了几本书的出版进度,分别在排版和校看过程中,只要在流程中,就是好消息,就有望下半年出版。期待!
20250702 乙巳六月初八
读了张丰兄的《书店作为建造》,文末说:“这是参加远家书写营活动的第1天,我准备坚持90天,写出关于书店的12万字。”才知道宁不远老师又搞事情,书写营太适合我啦,因为我已经自己默默地一天不差地写了半年啦。再一看,招募截至6月30日,妥妥地错过了。于是给不远老师私信求开后门,就这样,我从后门偷偷遛了进来,一看不得了,书写营里已有360多人。
去年底,我做了一本《书店日历·2025》,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全国48家独立书店。《书店日历·2025》首印了5500册,从上市起基本就订购一空了,有些书店短短时间内售罄想补货也没有了,由于我们上市时间较晚(11月中旬),就没有再加印,毕竟日历是一款有时效性的产品。我们只好期待2026年的《书店日历》能早点编好上市,留出足够的销售时间,也争取再上点量。
从2025年1月1日开始,我就用自己做的这款日历写日记,日复一日,已经写了整整半年,一天不差。由于日历上的空白页空间有限,写满大概200字左右,但每天一二百字,半年下来也很壮观,已有三万多字了。我的记录主要围绕每天的阅读和写作,参加的文化活动,还有一些饭局等等,很少记录日常生活。
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提炼了很多生活智慧,赋予了很多哲学思辨,最后指向:“良好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形式。”在我看来,所谓良好生活,就是把自己的当下记录下来,哪怕是单一的,平凡的,甚至单调的……但这样的日复一日却是唯一的,自己的。
20250703 乙巳六月初九
读毕《叹为观纸》,叹为观止。小小一片纸,竟有这么久远而深厚的历史和传说,经由国家图书馆赵洪雅老师的雅笔娓娓道来。在纸的发展史中,起于隋唐的楮纸地位特殊,它虽然没有宫廷偏爱的麻纸、藤纸般贵重,却是隋唐时期最接地气的纸品,尤其受文人偏爱,一度被文人们称为“楮先生”,甚至被奉为公爵,尊号楮国公,官居“白州刺史”,职责“统领万字”,乃至后世在书面用语中以“楮”代“纸”。如果这本书起名为“楮先生”,会不会更生动形象呢?
20250704 乙巳六月初十
开始读《弃夫潜逃》,这本书的视角很独特,以离家出走的底层妇女为研究对象,在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九年北平沦陷的那十多年,北平百姓的生活委实艰难,何况那些底层的妇女。作者借由档案馆里海量的民国司法案卷,打捞这些游走于灰色地带的贫困妇女,她们如何在法律与制度的夹缝中谋求生路?如何在“活着”这个大前提下做出自己的选择。
20250705 乙巳六月十一
记录一下近期收到的新书:后浪寄来《阴阳:中国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世界不是平的》《午夜时分的解放》等;收到蘅风堂寄来我入的逯耀东著作三种:《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魏晋史学及其他》《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等。
20250706 乙巳六月十二
燕舞兄寄来他策划的周志文先生新作《孟子讲析》,之前拜读过周先生的《论语讲析》,水平很高。说起来读周先生作品有十几年了,和燕舞兄不约而同喜欢周先生早年的随笔作品《同学少年》,燕舞兄更是成了周先生在大陆出版作品的策划人,周先生退休后,新作不断,论语、孟子、理学等等,学养深厚。有一年在台北,周先生在中研院西餐厅专门请我吃饭,一见如故。周先生每次来京,燕舞兄也会组织饭局,不过一转眼又很多年过去了。
20250707 乙巳六月十三
惊闻傅国涌先生突发心梗今晨离世,痛惜,才59岁,正是学者创作的黄金时期,尽管傅先生已著作等身。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独立学者,有着自己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传作景观,这些年更专注于中小学历史、文化启蒙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雁荡之子”一路走好,您留下的作品会成为一代代读者的精神营养,您启蒙过的孩子们会把您的精神传承下去,因为您为他们开了一扇窗,就像您朋友圈最后一条:“开窗”。
20250708 乙巳六月十四
多家书店寄来“小三儿”签名,共计60本。现在卖书不容易,有人愿意买你的小书,签个名还是应该配合一下。
20250709 乙巳六月十五
近几日一直关注各方人士怀念傅国涌先生的文章,他在不同领域的建树,对不同人的影响,更全面立体地呈现出来。我不敢写怀念文章,和大多数撰文者比起来,我和傅先生的交往实在过于平常了,只是老乡,越过他的稿子,互赠过书籍,仅仅是读书人之间的平常交往,还是做他的读者为好。重读他的《开门见山》,这是傅先生2020年1月签赠于我,这里写尽他与故乡雁荡的深情,自己的成长及家人的亲情,读来无比动容。
20250710 乙巳六月十六
内地出版过很多台湾学者逯耀东先生的书,多为美食文化随笔,让我们误以为逯先生是位美食作家,而逯先生实为专注魏晋史学和近代史学的历史学家,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和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美食则是他晚年的写作兴趣。入手三本东大版逯耀东“糊涂斋史学论稿”,包括有《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魏晋史学及其他》《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近期可一读为快了。
20250711 乙巳六月十七
深圳文亭兄来京开会,留出一日逛北京书店,理应带他神游北京书店,无奈小朋友放假了,出不了门,只好给他发了一些我写的书店攻略,让他自行书游,晚上交接了小朋友后,到风入松书店汇合,带他取我常吃的湖南馆子,文亭兄湖南永州人,这家湖南菜颇为地道。饭后文亭兄想去燕东园看看,好在不远,夜访燕东园,在徐泓老师家40号门前合影。
20250712 乙巳六月十八
拜访赵珩先生,又一年多没见了,上回拜访留下一把空白扇面,赵先生去年暑假已写扇面,发来微信让取,当时我正在英国旅行,回来后进入孩子上学轨道,各种手忙脚乱,一拖就是一年。赵老八十多了,身体康健,精神焕发,家里每日访客无数,忙得不亦乐乎。获赠赵老新作《五十小物》,三联版,很精美。同时带去《旧时风物》《彀外谭屑》《逝者如斯》等数本著作,赵老一一上款。神聊一上午,如沐春风。
赵珩先生正在题签
20250713 乙巳六月十九
拜读赵珩先生《五十小物》,一气读完,赞叹!这些历经百年岁月的小物,于今而言多么弥足珍贵啊!赵家为世家大族,“一门六进士,弟兄两总督”,赵珩先生曾祖赵尔丰虽非进士出身,也官至四川总督兼驻藏大臣。赵珩先生的“彀外堂”里宝贝太多了,从曾祖辈算起,四代人的档案都集中在“彀外堂”,虽历经百年所存不过一二,但书中的“五十小物”实为凤毛麟角,已让人叹为观止。其中一些小物赵老曾展示于我,再看背后的故事,小物一一活了。
《五十小物》封面印痕来自书房的这组老柜
20250714 乙巳六月二十
收到宁不远老师寄来一份远家纸盒,内有新作《写父亲》和诗集《用力放轻松》,还有一个远家版《用力放轻松》绿皮笔记本。一口气读了半本《写父亲》,书中铺陈开来的亲情、病痛、往事、成长,让人心情沉重,又充满暖意,这个家庭并不特殊,但不简单。一九九八年,父亲带着女儿坐了十五个小时火车到成都上大学,从此跨入另一个世界,一个父亲辛苦半辈子送入的他不懂的世界。用力放轻松
想我的老父亲。不久前回老家,见老父亲苍老的样子,心疼。老父亲八十九了,我们弟兄几个商量明年给老父亲办一场九十大寿宴。我也默默在心里想为父亲九十大寿写点什么,如果我也“写父亲”,会写什么呢?内心一片茫然,我和父亲的沟通和共处的时光实在太少太少了,印象中只有一次,只留下一张在上海外滩的照片,那照片现在也不知道哪儿去了。
写父亲,或许是子女最难的事情之一。羡慕宁不远,写了父亲。
20250715 乙巳六月廿一
记录一下新作收到的新书:岳麓书社寄来范西园的《诸子百家的黄金时代》;文景寄来陆志华、戚政烨的《直面临终时刻》,程郁的《图像中的宋代女性》;以及孔网入的韩书瑞、于君方编著的《进香:中国历史上的朝圣之地》等。
20250716 乙巳六月廿二
今日开始,《书店日历2026》启动,一口气发出去五十多家书店约稿函,大多数都及时回复,表示参与,只有一家不参与,还有几家暂时没回复。2026年日历准备收录七十二家独立书店,还有二十多个名额将慎重一些,尽量顾及更多地区和城市,也给予一些小小独立书店以参与机会,当然,接下来的工作要扑面而来了,尤其大量的书店手绘,要马上开始有规划地进行了。
20250717 乙巳六月廿三
继续《书店日历2026》约稿,今天开始联络一些以前不曾联系的店主,通过其它书店和各地的朋友,慢慢收录更多各地有特色的独立书店,如石家庄的晴朗文艺书店,贵阳的也闲书店、空兽书店,西安的火药书局,宁波的地下书房,邯郸的左之书店等等。我想在《书店日历》中呈现更丰富的中国书店生态,既有几十年的老书店,也有新近创立的新书店,既有综合书店,也有特色书店,古籍书店,总之,要全面展示中国书店之美好。
20250718 乙巳六月廿四
《书店日历2026》约稿起劲,但又有点隐隐的担忧,这批新约的书店,大多都没有画过,如果这次都收录进来,接下来的日子得埋头画书店,去年经历过,一口气新画了二十多家书店,那真是没日没夜啊,而这次,可能更多,这……
20250719 乙巳六月廿五
布衣入的《暗斗》毛边本,裁读中。找出吴真老师的上一本作品《勘破狐狸窗》,最后两篇写郑振铎与中日文献争夺战,原来埋下这么大个伏笔,六年后出版的这部《暗斗:一个书生的文化抗战》,讲述一介书生在战乱年代的选择与作为,感佩。
20250720 乙巳六月廿六
在书房小站片刻,看到很多便条。这是给我寄书的出版社编辑老师们,在寄书之时随手寄来的手写卡片,都很用心,字也很漂亮,我都一一珍藏着。在这个很少拿笔写字的互联网时代,这些有温度的便条尤其珍贵。
20250721 乙巳六月廿七
昨日整理书房一角,翻出很多想读的书。其中一本《剑桥:大学与小镇800年》,以前读过,但那时候没去过剑桥,对应感受不强。去年暑假全家去了一次,前几天写了一篇《剑桥的书店》供《书都》杂志,再来读这本《剑桥》,了解其八百多年的历史与文化。不过,这本书的作者柯瑞思是剑桥镇人,却不是剑桥大学的人,在大学和镇的关系博弈中,明显站在镇人的角度。另一个遗憾是,这本书提及剑桥的书店只有短短两页,不能为我的小文提供更多参考。
20250722 乙巳六月廿八
近几日清理书堆,还是决定尽量多处理一些书,昨日扫了一批多抓鱼,处理了一百多本。剩下已经清理出来的还有四五百本,让小飞明天来拉走。今日又扫了一批,又有一百多本可以被抓走。即便如此,对于家里海量的书堆,还是九牛一毛,但既然开始了,就继续做下来,一轮又一轮,总能优化到理想的状态。
20250723 乙巳六月廿九
清理书上瘾,下手也越来越狠了,有些在家已经二三十年的书,也当断则断了,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很多书也许我再也不会再翻开了,与其在家占着地儿,不如早日让它进入二手书店,进入别人的书房。今天又清理了几百本。当然,在清理的同时,有很多的发现和惊喜,有些书又重新进入我的阅读清单。比如一本扬典的《孤绝花》,读了几篇,还是很好。
20250724 乙巳六月三十
给香港《大公报》写了一篇《书展与书目》,这几天清理书房时发现,尽管我已经清理了大多数书目,家里还是留了不少,这几天不断清理家里的书,看着这些过期的书目反而有点不舍,毕竟这种书目很可怜,用过一次后就被遗弃了,我何不多少留一些,将来文章收录集子时,或者它们还可以拿出来,摆在一起拍个合影,做个配图呢。
20250725 乙巳闰六月初一
小朋友下前期要读鲁迅,刚好收拾书房时,顺便把鲁迅相关的书整理出来,已经有十几二十本了,但这些书估计他兴趣也不大,先弄各鲁迅专架再说,没准哪天有兴趣了,找起来方便。小朋友已经读完《朝花夕拾》和《呐喊》,下个月再带他去绍兴走访一下鲁迅故里和相关地标。
20250726 乙巳闰六月初二
一口气读毕扬典的《孤绝花》,大多数篇章很好,读得书很杂,却有自己一贯的阅读主张,也能看出扬典先生的博览群书习惯,尤其是年轻时候的阅读给他带来的持续影响。继续整理书,多抓鱼扫书,又完成一批书的清理。
20250727 乙巳闰六月初三
记录一下近期收到的新书:广西师大金飞兄寄来王笛的《茶馆:1950-2000》,许进雄的《先秦人的日常时光》;大百科全书社寄来《1000个物件里的世界史》《清代生活与政治文化》《中国:远古-1911》等;后浪寄来《日本中世战争史》《宋代社会的切面》等;郭大熟兄寄来“中都三部曲”之二《春雷引》。
20250728 乙巳闰六月初四
继续理书,扫书,发现尘封的书。通过这样扫描式的清理,才能把书做出系统的梳理,同一作者的书也可陆续归置到一起,我也设想重新调整书架摆放方式,有些作者可以设置专架,如韦力、陈平原、扬之水、赵珩、傅国涌等,这些著作等身的作者,配得上书房专架。而且,有了这种设置,这位作者缺哪本书就一目了然了,好及时补齐。
20250729 乙巳闰六月初五
还在乐此不疲地理书、扫书,每天有快递上门取走一批,又产生新的一批,尽管没看出明显书减少的迹象,但这个过程让人享受而过瘾。关键是,其间各种让人惊喜的发现,以及有望理出一种书房书籍摆放的思路。这段时间读书倒很碎片,一会儿读读这本,过会儿又拿起另一本,书房里值得一读的书实在太多太多了。
20250730 乙巳闰六月初六
记录收到的新书:火与风寄来杨斌的《江南以南:被湮没的严州府》,李箐的《历史的钟摆》;岳麓书社寄来韦政通的《孔子传:华夏的崩坏与新生》;上海文艺寄来张新颖的《迷失者的行踪》等。
20250731 乙巳闰六月初七
七月最后一天,读杨斌的《江南以南》。近两三年,香港城市大学的历史学者杨斌突然进入阅读视野,从《海贝与贝币》开始,先后又有《季风之北,彩云之南》《人海之间》《全球史的九炷香》等,读过《海贝与贝币》和《全球史的九炷香》,这种全球史视角的研究我不太有兴趣。不过这本《江南以南》,从他的故乡严州(建德)切入的地方史、故乡史倒很有兴趣。家乡总是难以遗忘,然而,被遗忘的才是家乡。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735篇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