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老白第183篇原创笔记
前言
你发现没?
有人能力不差,态度也勤恳,却始终得不到重用;有人看似“不按常理出牌”,却混得如鱼得水。
40岁后,我才领悟这个残酷的真相:
职场其实有两套运行系统,一套摆在明面上,叫规章制度;另一套潜于暗流下,叫人情世故。
扎心的是,前者的“规则”只是表象,后者的“规矩”,才是真正的核心。
01 规则和规矩不是一回事
年轻时,曾和老领导聊起规则和规矩的话题。在我看来,一字之差而已,并无本质区别,老领导一语中的:
“规则是教你做事的,而规矩是教你做人的。”
工作20年后,更深深觉得:
白纸黑字的规则,极其公平;心照不宣的规矩,却默认不平等。
单位墙上的流程制度是规则,领导要求提前20分钟到岗是规矩;员工手册里的汇报要素是规则,重要邮件必须抄送特定领导的默契是规矩。
规则写在纸上,规矩刻在心里;规则约束所有人,规矩只约束需要被约束的人;规则讲究对错,规矩只看利弊。
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运用在现代职场,简而言之就是:规则告诉你什么不能做,规矩教会你怎么做得对。
02 人性决定了规矩高于规则
《乌合之众》有个观点:
群体未必能按照规则行事,但永远会被规矩支配。
就像我并不看好“00后整顿职场”,与其说是观念冲突,不如说是年轻人无法理解:人性决定了,规矩不过是强者制定的游戏规则。
正如《伊索寓言》的故事:
狼在小溪边发现一只小羊在喝水,故意找茬:“你弄脏了我喝的水”。小羊辩解:“可是我在下游呀。”
狼又说:“去年你背地里说我坏话!”小羊更委屈:“去年我还没出生呢。”
狼忍不住露出本性,扑向小羊:“反正不是你,就是你父亲说的。”小羊无奈接受命运,含恨说道:“暴君总能找到借口。”
职场也一样,不守规则的人或许会被警告,但不懂规矩的人注定会被淘汰。这就是规矩的残酷力量:它不考核绩效,却判决生死。
03 将规矩刻进本能,是真才能
安志杰在电影《特殊身份》中贡献了一个名场面:
“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职场上,试着掌握规矩、制定规矩并非厚黑学,将规矩刻进本能,才是必要的生存哲学。
第一步:做规矩的观察者。“多看、多听、少说”是核心逻辑,同事们怎么沟通?领导注重哪些方面?细节即使无法决定成败,也至少能提供需要的一切。
第二步,做规矩的翻译官。很多事情,领导没表态,就是一种表态。所有规矩都必然伴随着“潜台词”,听懂弦外之音,是职场的必修课,需用心且持之以恒。
第三步,做规矩的参与者。当你在现有规矩体系中游刃有余,你才真正拥有参与的资格。剔除“服从性测试”的伪规矩,建立自己的真规矩,用良币驱逐劣币。
《原则》作者瑞·达利欧说:“规矩可以少定,一旦定下就要严格执行。”
因为,如今职场,规则托底下限,规矩决定上限;规则能防出错,规矩通往成功。
写在最后
人到中年,回顾职场道路时惊觉:
那些摔得最痛的时刻,无不是只靠规则横冲直撞,不懂用规矩保驾护航。
伤过痛过,也终获深刻感悟:
职场上,规则只是囚于别人画的框架,规矩才是赢来的尊重与认同。
共勉~
感谢你读到这里,想必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感触。
欢迎你点个关注,让老白有机会见证你的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