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翻《三国志》看到刘备和刘璋的出身,突然笑出声——这俩人祖上居然是亲叔伯兄弟!汉景帝儿子们在地下要是知道后代为个“正统”争破头,怕是要掀棺材板:“争啥争?都是老刘家打工人!”
![]()
一、汉景帝的“种马”儿子们:龙生九子,各造三国
汉景帝刘启这人吧,除了平七国之乱出名,另一大“功绩”是生了十四个儿子。老四刘余封鲁恭王,老九刘胜封中山靖王。按说刘余是哥,刘胜是弟,但四百年后这俩人的后代在益州掐架时……(挠头)谁还记得祖宗排第几?
刘余这人挺逗,《汉书》说他口吃,偏偏爱拆房子——把孔子旧宅墙砸了找古籍,结果挖出《论语》竹简!文化贡献不小,但生娃输给九弟:刘胜光儿子就生了一百二十多个!(搜了下《史记》:“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余人。”)好家伙,中山靖王家开枝散叶跟野草似的,到刘备那代……嗯,卖草鞋不奇怪。
反观刘余后代,刘璋他爹刘焉可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宗正,管老刘家族谱的!刘璋接手益州时,手里捏着朝廷任命状。刘备呢?逢人就说“我乃中山靖王之后”,曹操煮酒时怼他:“兄弟,编族谱的笔借你用用?”
![]()
二、血统这玩意儿,乱世里不如一碗饭
说回“正统性”。按宗法制度,刘余是景帝第四子,刘胜第九子。刘余的鲁王一脉爵位传到东汉还没断,刘备祖上早掉出贵族圈了——所以刘璋血统“含汉量”貌似更高?
但!是!啊朋友们(拍桌),汉献帝在许都当傀儡呢,你俩旁支争啥正统?刘璋他爹刘焉当初求封益州牧,私心想当“土皇帝”;刘备更狠,直接拿血统当创业IP。诸葛亮的《隆中对》精着呢:“将军既帝室之胄”六个字,抵得上十万兵!
举个例子:刘表也是鲁恭王后代,和刘璋同宗。可荆州名士们提过他血统多尊贵吗?没有!人家靠的是“单骑入宜城”的胆识。乱世里刀比族谱好使——后来刘璋捧着族谱投降刘备,谱上墨迹未干,人已坐在囚车里了……
![]()
三、汉武帝的“神操作”:捡漏皇位改变三国格局?
汉景帝儿子里还有个隐藏BOSS:老十刘彻,后来的汉武帝!(敲黑板)没有他“捡漏”当皇帝,三国历史全改写!
当初太子本是长子刘荣,结果他妈栗姬犯蠢,得罪了长公主刘嫖——这女人能量多大?给弟弟汉景帝送美女当闺蜜,转头就能吹枕边风。刘荣被废时,刘彻他妈王娡正拉着刘嫖的手说:“咱结亲家呀!”(查《史记》:王夫人阴使人劝大臣立栗姬为后,景帝怒而废太子)
细思极恐:如果刘荣没被废,皇位根本轮不到刘彻。那刘彻这一脉的汉室正统性……(突然沉默)等等,刘备刘璋争的“汉室正统”,源头竟是女人宫斗?
![]()
四、窦太后的野望:差点让三国姓“梁”
更魔幻的还在前头!汉景帝有次喝嗨了,对亲弟梁王刘武说:“我死后让你接班!”窦太后乐开花(毕竟疼爱幼子),却被直肠子窦婴怼回去:“自古父子相传,您这不合规矩!”
后来梁王真动过夺位念头,连刺杀大臣的事都干了。要是当年景帝没清醒……汉朝变“梁朝”,刘备怕要说“我乃梁靖王之后”?刘璋族谱当场作废?(翻《资治通鉴》摇头)历史啊,全在酒桌一句醉话里飘着呢!
![]()
五、血脉神话的泡沫:刘备的草鞋VS刘璋的官印
扯回这哥俩。刘备逢人哭穷:“吾昔织席贩履”,可没人敢小看他——汉献帝叫他皇叔后,他立刻把“左将军宜城亭侯”头衔怼进名片。反观刘璋,益州牧大印在手,却被吐槽“暗弱”。血统?张松献地图时冷笑:“刘季玉(刘璋)守户犬耳!”
其实啊(茶喝光),刘备的血统争议东汉就有人质疑。史家鱼豢写过:“备力少而畏曹公,故托词帝胄。”翻译:打仗打不过,只好搬祖宗!但乱世需要神话——就像刘邦斩白蛇,朱元璋梦吞月。卖草鞋的成了皇叔,守仓库的反倒坐拥天府之国……这出大戏里,诸葛亮是编剧,关张是主演,血统?不过是张门票罢了。
![]()
成都城破那日,刘璋的族谱在府库烧成灰。刘备拿着新修的《刘氏宗谱》登坛称帝,第一页大书“中山靖王胜公第十八世孙”。远处诸葛亮摇着羽扇叹气:主公,您祖父的祖父叫啥来着?算了……
历史哪有什么纯正血脉?成王败寇的骨头上,血统不过是层镀金的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