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突然又开战了!
在无预警的情况下,十多架战机奔袭2000公里轰炸也门首都萨那,炸死炸伤近百人。
国内还在呼吁停战,内塔尼亚胡居然不管不顾开辟了“新战场”?是谁给他的勇气?
以色列突然开战,战机直奔也门
当地时间8月24日,以色列空军采取不宣而战的方式,对也门首都萨那发动空袭。
根据媒体和以色列国防军发布的信息,以军出动了由歼击机、电子战飞机、预警机、侦察机和加油机组成的空袭编队,直奔2000公里之外的目标。
空袭的打击范围涵盖了胡塞武装控制下的总统府、导弹基地、发电厂、燃料储存库等约50个军事与基础设施目标。
空袭造成严重后果。
胡塞武装控制的卫生部门通报称,空袭已致至少6人死亡、86人受伤,其中包括平民。
央视新闻
以色列国防军在空袭后发布声明称,此次行动是对胡塞武装近期反复袭击以色列本土的回应。
声明中强调,胡塞武装利用上述目标从事军事活动,空袭是“为了维护以色列公民的安全”。
这次行动不同于以往对伊朗或加沙的空袭,没有提前释放任何情报,也没有发出预警。
整场行动由以色列军政高层直接参与指挥。
空袭当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卡茨以及总参谋长扎米尔一起在特拉维夫的空军作战指挥中心全程观摩行动。
内塔尼亚胡在现场表示,以军将“打击任何胆敢伤害以色列的人”,卡茨则补充称,以色列将继续打击胡塞基础设施。
胡塞武装称以军战机被迫撤离
虽然以色列公布了空袭成果,但胡塞武装很快展开反击,在话语权层面展开攻势。
胡塞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报道称,萨那多个区域遭袭,但“防空部队成功阻止了多数参与侵略的以色列战机,并迫使其撤离”。
这一说法难以被独立验证,但这类说法也在也门和周边地区社交媒体占据了“一席之地”。
胡塞武装军官也对外发声,强调他们已做好长期应对空袭的准备,称这类打击“不会动摇抵抗意志”。
而胡塞武装也利用传递有效抵抗的消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以色列远程空袭带来的心理威慑。
战术成功背后,是战略被动
从军事角度看,以色列这次空袭的确具备一定成果,多个目标被击中,关键基础设施受损,胡塞短期内的打击能力可能受到限制。
但想要就此解决问题恐怕就是异想天开了。
胡塞武装并非第一次挨炸。
他们在过去十年中已经经历过沙特、美英等多国空袭,早就建立了分散部署和应变机制。
此次空袭虽然造成伤亡和破坏,但胡塞武装的核心战斗力并未被根除。
更关键的是,以色列空袭的成本极高。
从以色列本土出发,飞越沙特、红海,再到达也门,来回将近4000公里,需要依赖空中加油和复杂的情报配合。
一次空袭就要动用多架战机、预警机和后勤力量,成本极其可观。
反观胡塞武装,他们使用的是低成本手段——简易火箭、自杀式无人机、远程导弹,甚至是小型海上袭扰。
打击手段虽然原始,但效果实在,且持续性强。
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构性问题:以色列越打越累,胡塞却越打越敢。
2025年以来,以色列对胡塞控制区多次实施空袭,其还包含较大规模的打击。
但胡塞武装的攻击频率不仅未减少,反而有所升级,攻击目标从港口扩展到本土城市,技术也从普通导弹发展到高超音速导弹。
反观以色列却正陷入一个困境:打不死、谈不成、拖不起。
国内抗议持续升级,“停止战争”呼声不断
8月17日,以色列爆发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示威活动。
全国各地大量的抗议者走上街头,高喊“停止战争”、“释放人质”、“政府下台”等口号。
抗议活动由“人质与失踪者家属论坛”发起,组织者表示,这是为了向政府施压,要求其与哈马斯达成协议,释放被扣押人员。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抗议活动已蔓延至多个城市,数十场抗议活动中约有100万人参与。
警察试图用高压水枪驱离封锁道路的抗议人群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
全国范围内的罢工、交通封锁、学校停课、企业关闭,已经对经济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影响。
以色列民间普遍认为,“全面占领加沙”的政策不仅无助于解决人质问题,还可能导致更多人质伤亡。
而对胡塞乃至黎巴嫩方向的多线开战,明显也会令民众担心战争陷入长期化、广域化。
国际支持开始动摇,西方多国“划清界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以色列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特拉维夫大批民众要求政府放弃全面占领加沙的决定,并签署协议释放人质
以色列强硬的军事风格也在国际上招致越来越大的反弹。
过去有部分西方国家在中东问题上与以色列立场趋同,但随着加沙冲突持续延烧,越来越多国家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表示不满。
8月22日,荷兰外相费尔德坎普宣布辞职,原因是未能推动政府对以色列采取更强硬立场。
他所属的新社会契约党随后集体退出联合政府,导致荷兰政府陷入危机。
费尔德坎普在辞职声明中指出,政府在以色列问题上缺乏有效行动,未能就加沙人道危机向以色列施压。
而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也开始重新评估对以政策。
德国政府表示,将暂停对以出口相关军事装备。
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公开称,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只会加剧人道灾难,可能引发“永久战争”。
更有甚者,加拿大、葡萄牙、斯洛文尼亚等国已开始讨论是否承认巴勒斯坦国,进一步推动“两国方案”的实施。
可以说,以色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
连原本立场一致的西方盟友,也开始慢慢“划清界限”。
英国首相斯塔默
以色列这次空袭看似“强力出击”,实则问题并未缓解。
胡塞武装依旧活跃,攻击意志未减,国内民众的抗议声越来越大,国际社会的支持也在持续流失。
一个国家的安全,不能靠一场轰炸来换取,更不能靠一场政治表演来掩盖内部裂痕。
胡塞武装高级官员穆塔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无论付出何种牺牲,我们都不会抛下在加沙的兄弟”。
2岁的阿尔玛在加沙城内里马尔区奥马尔·穆赫塔尔街上
半岛电视台
文明已经发展至今,但在区域战争的笼罩下,许多人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中。
加沙卫生组织在20日公布出的消息称,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受害者总数已上升至 269 人,其中包括 112 名儿童。
不论以色列民众要求停战的出发点是什么,人们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希望过上更好的的生活的心是一致的。
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片土地的“和平”依旧遥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