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昌发
时隔十五年,陪父母回农村老家过了个年,我看清了一个事实——现在的农村人,比城里人更加现实了。
这话可能有人不爱听,但我敢说,八成从农村出来又回去过的人,都会有这种扎心的感受。
![]()
我今年45岁,老家在河南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15年前,我爸妈跟着我哥去了郑州,帮着带我哥家的两个孩子。
那时候我常年在外地,离老家远得很,每年过年过节,从没想过回老房子,都是直接去我哥家团聚。
爸妈也觉得,一大家子回趟老家,得开好久的车,还要花大几千块,最后就住那么几天,实在不划算。
就这么着,老家那栋老房子空了十多年。除了八年前有亲戚办丧事,我爸回去住过两晚,之后就再没人踏进去过。
没人照看的房子,很快就破得不成样,屋顶的瓦漏了好几块,院子里的草长得比人还高。
去年夏天,我哥家最小的孩子也上初中了,不用我爸妈怎么照看了。俩老人说啥都要回老家养老,总念叨“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或许老一辈人都这样,年纪大了,就想着落叶归根,我们都没阻拦。
![]()
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翻修老房子,毕竟空了十多年的屋子,破破烂烂的,根本没法住人。
翻修前,我爸特意拎了两箱酒、两条烟,去隔壁邻居家打招呼。
毕竟这次是大翻修,难免会有噪音,材料还得堆在门口,肯定会影响到人家。
隔壁邻居姓刘,跟我爸是发小,平时都“老伙计、老伙计”地喊,看着比亲兄弟还亲。
我爸跟他说:“老刘啊,我家这房子要翻修,到时候可能有点吵,材料还得堆在门口,你多担待担待。”
老刘当时拍着胸脯应得特别爽快说:“老哥哥你放心,多大点事儿!你家房子早该修了,有啥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结果呢?等施工队把我家屋顶的木梁架起来,准备铺新瓦的时候,老刘突然就翻脸了。
![]()
那天我正在院子里帮我妈择菜,就看见老刘气冲冲地闯进来,指着屋顶跟我爸吵:“老周!你啥意思?你家屋顶怎么比我家高了二三十公分?这不是欺负人吗?”
我爸当时都懵了,赶紧解释:“老刘,这屋顶高度是按原来的地基算的,不是故意往高了建,真没欺负你家的意思。”
可老刘根本不听,恶狠狠地说:“要么你把屋顶降下来,跟我家一样高;要么你就拿两三万给我,我自己把房顶也翻修抬高,不然这事没完!”
在我们那小乡村,两三万可不是小数,够普通人家过一年了。
我爸气坏了,指着他说:“老刘不带你这样的,还记的小时候你家穷,我家省口吃的都给你送过去;还有你闺女结婚没钱,我凑了五千块给你应急。现在就因为个屋顶,你跟我要两三万?你觉得合适吗?”
老刘却一点也不领情,说:“一码归一码!你家屋顶抬高,就是挡我家运势,这就是欺负人,欺负我家没钱、没儿子!”
后来不管我爸怎么说,老刘都不答应,还天天去村委会闹,说我们家“仗着在城里混得好,欺负老邻居”。
最后我哥怕爸妈气坏身体,又怕事情闹大了,邻里不和的名声传出去不好听,就直接让我给了老刘六千块,还买了一箱好酒,再加上村支书在中间好言相劝,这事才算翻篇。
但从那以后,我们家跟老刘家就跟陌生人似的,见了面都不打招呼。
![]()
我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两家人也不会再有啥来往。
没想到今年过年,我哥开着新买的宝马车回了老家,我们两家的关系反倒“热络”起来了。
那天我哥把车停在门口,刚下车,就看见老刘从家里跑出来,脸上堆着笑,比见了亲戚还热情:“哎呀,大侄子回来了!这车子真气派,得不少钱吧?”
我哥当时还愣了一下,没想起这是谁,后来我爸跟他说这是老刘,他才勉强笑了笑。
从那以后,老刘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早上扫地,都会特意把我家门口扫得干干净净,连一片树叶都不剩;
我妈在院子里晒被子,他会主动过来帮忙搭竹竿;有时候他家菜地里的青菜吃不完,还会装一袋子,悄悄放在我家门口。
等我妈发现了,他还会说:“老嫂子,自家种的菜,不值钱,你们尝尝鲜。”
一开始我还觉得奇怪,半年前还跟仇人似的,怎么突然就跟自家亲人一样热情了?
后来我妈跟我说:“他哪是真心来送菜的,而是看你哥开着好车,觉得你哥有本事,想巴结呢。”
我当时还不信,直到后来村里陆续有人来我家找我哥帮忙,我才明白过来。
![]()
原来是我哥在郑州新开了家装修公司,规模不小。
自从我父母回了老家,他就陆续把老家几个亲戚拉到公司上班,待遇比在老家好多了——包吃包住,每人每个月能拿到四五千块。
村里的年轻人听说了,都想着让我哥带他们去郑州打工,毕竟跟着熟人干,总比自己在外面瞎闯强。
年初三的下午,我正在屋里看电视,听见院子里有人说话,出去一看,居然是老刘的上门女婿小斌。小斌搓着手,不好意思地跟我哥说:“哥,我听说你那边缺人,你看我能去不?我能吃苦,啥活都能干。”
我当时都惊呆了,心里琢磨,他岳父之前跟我家闹成那样,还好意思来?要是我,见了面都会躲着走了。
我哥看了看小斌,又看了看站在门口、探头探脑的老刘,沉默了一会儿,还是点了头:“行,你要是想去,过完年就跟我走,到了那边好好干。”
小斌一听,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赶紧给我哥鞠躬:“谢谢哥!谢谢哥!我肯定好好干!”
老刘也从门口走进来,手里拎着一篮子土鸡蛋,塞到我妈手里:“老嫂子,这是家里鸡下的蛋,给你家几个孙子吃。大侄子真是好心人,不计前嫌,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你尽管说!”
看着老刘那副感恩戴德的样子,我才算彻底明白:不是老刘突然变好了,是我哥有利用价值了。
他觉得能从我们家捞着好处,才愿意放下之前的恩怨。要是我哥还是十多年前那个在工地上搬砖的穷小子,恐怕这辈子,我们两家的仇都解不开。
![]()
在农村待得越久,我越觉得,这里的“现实”比城里更直白。
城里虽然邻里之间冷淡,但大家各过各的,谁也不干涉谁。可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开着门,一点小事都能传得全村皆知。
你家日子过得好,别人就眼红,背后说闲话;你家日子过得差,别人就看不起你,连跟你说话都懒得说一句。
现在我算是懂了,农村的“淳朴善良”,可能只存在于小时候的记忆里了。
那时候没有那么多攀比,没有那么多算计。谁家有事,全村人都来帮忙;谁家有好吃的,也会分给邻居家的孩子。
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盯着钱,盯着别人过得好不好,心里的小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有时候我真觉得,还不如在城里待着。虽然城里的邻居不熟,但关上门就能过自己的小日子,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不用听别人的闲言碎语,也不用应付那些虚情假意的“热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