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进入9月,要懂忌嘴:记得多吃2黄3白,不吃3样,防寒降燥顺利度秋

0
分享至

进入9月,要懂忌嘴:记得多吃2黄3白,不吃3样,防寒降燥顺利度秋!



进入九月,秋风渐起,暑热消退,自然界进入阴阳转换的关键期。中医养生讲究"顺四时而适寒暑",九月作为夏秋之交,饮食调理尤为重要。此时人体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稍有不慎易引发"秋燥症",表现为口干舌燥、皮肤干痒、便秘咳嗽等症状。根据传统养生智慧和现代营养学观点,九月饮食应遵循"滋阴润燥"原则,通过科学搭配食材,既能补充夏季消耗的气血,又能为冬季储备能量。
一,多吃"2黄"养脾胃。



金黄的小米是秋季滋补的首选。这种古老的谷物富含B族维生素和色氨酸,能促进睡眠、缓解焦虑。明代《本草纲目》记载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



建议早晨用新鲜小米熬粥,可搭配山药、红枣增强补益效果。现代研究发现,小米所含的膳食纤维是精白米的4倍,有助于改善秋季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



南瓜则是九月的"天然营养库"。其富含的β-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效缓解秋燥引起的眼睛干涩、皮肤皲裂。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南瓜中的果胶能吸附肠道内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其钴元素含量更是居各类蔬菜之首,对防治糖尿病有特殊价值。



推荐将南瓜蒸熟后制成南瓜羹,或与小米同煮成粥,既温暖脾胃又滋润脏腑。

二,常食"3白"润肺腑。



雪梨自古就是润燥佳品,《本草通玄》称其"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秋季晨起干咳时,可用川贝炖梨:



取大雪花梨1个,挖去梨核,放入川贝粉3克、冰糖适量,蒸煮40分钟食用。韩国首尔大学研究显示,梨汁中的石细胞能促进肠道蠕动,其含有的熊果苷更有助降低体内炎症反应。



莲藕被誉为"水中人参",其黏液蛋白能保护胃黏膜,丰富的单宁酸具有收敛作用,可缓解秋季腹泻。湖北民间有"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之说。



建议将莲藕切片与排骨炖汤,或凉拌藕片保留更多维生素C。值得注意的是,莲藕淀粉含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食用。



银耳则是滋阴圣品,含有的银耳多糖能增强免疫力。清代御医常将银耳与枸杞同炖作为慈禧太后的养颜秘方。



现代研究证实,银耳中的天然植物胶质可形成保护膜覆盖呼吸道,减轻干咳症状。建议隔水慢炖2小时以上,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搭配百合效果更佳。

三,忌口"3样"防秋伤。



首当忌食生冷海鲜。九月蟹肥之时,但《饮膳正要》提醒"蟹不可与柿同食",因其性寒易伤脾胃。江苏某医院历年数据显示,秋季因食用醉蟹引发急性肠胃炎的患者较夏季增加40%。建议烹饪时多加姜醋,阳虚体质者每周不超过2只。



辛辣烧烤也应节制。秋季肺气偏旺,过量辛味会助火伤阴。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发现,九月食用火锅频率过高人群,出现口疮、便秘的概率较常人高3倍。可改用白萝卜、马蹄等凉性食材平衡燥热。



隔夜剩菜危害常被忽视。九月气温波动大,食物更易变质。中国疾控中心检测显示,25℃环境下放置6小时的绿叶菜亚硝酸盐含量增长10倍。建议采用"小份多餐"制,剩菜必须冷藏且不超过12小时。



随着昼夜温差加大,建议早晚加件薄外套的同时,可饮用自制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6颗煮水)温暖中焦。广东民间验方"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各等份)对缓解秋燥咳嗽效果显著。



在这个金秋时节,顺应自然规律调整饮食,就像为身体进行季节性的"系统升级"。通过"2黄3白"的滋补和"3不吃"的节制,不仅能平稳度过季节交替,更能为寒冬打下健康基础。记住,最好的药物在厨房,最智慧的养生在日常。当季食材是大自然给予的馈赠,懂得合理利用,便是掌握了健康长寿的钥匙。



关于九月的饮食禁忌,就分享到这里,九月饮食还应该注意些什么?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本文由爱喜聊生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奇怪的兵团:总兵力全军第一,番号撤销排第一,还不设参谋长!

最奇怪的兵团:总兵力全军第一,番号撤销排第一,还不设参谋长!

明月清风阁
2025-11-02 19:00:10
湖南副院长不雅视频反转,卫健委紧急通报!有患者为其鸣冤

湖南副院长不雅视频反转,卫健委紧急通报!有患者为其鸣冤

十三级台阶
2025-11-09 12:19:03
莫斯科大面积停电:海王星导弹让俄民众尝战争苦果

莫斯科大面积停电:海王星导弹让俄民众尝战争苦果

世界探索者探索
2025-11-06 21:28:25
郑丽文、马英九,最新表态

郑丽文、马英九,最新表态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8 08:12:11
一个未解之谜:从月球上看地球,为什么会让人感到害怕?

一个未解之谜:从月球上看地球,为什么会让人感到害怕?

观察宇宙
2025-11-08 16:14:08
克罗斯:我确定德国会出线,小组对手的水平不足以阻止他们

克罗斯:我确定德国会出线,小组对手的水平不足以阻止他们

懂球帝
2025-11-09 14:48:35
探秘俄罗斯夜总会的“鸭子”们:身体早被掏空,生活很不易太难了

探秘俄罗斯夜总会的“鸭子”们:身体早被掏空,生活很不易太难了

云端小院
2025-10-16 09:05:19
山东省,出了4位军委副主席

山东省,出了4位军委副主席

Ck的蜜糖
2025-11-09 09:53:33
13场0球神锋坠落!莫拉塔失控撞人后主动求换下,职业生涯走到头

13场0球神锋坠落!莫拉塔失控撞人后主动求换下,职业生涯走到头

体坛老球迷
2025-11-09 11:33:19
后续!祖副院长的妻子照片曝光,是同院的护士长,目前已申请调岗

后续!祖副院长的妻子照片曝光,是同院的护士长,目前已申请调岗

好贤观史记
2025-11-08 17:14:53
为什么女朋友觉得年入百万很简单?网友:她一定有个做足浴的闺蜜

为什么女朋友觉得年入百万很简单?网友:她一定有个做足浴的闺蜜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4 16:38:29
起风了!郑丽文出席统派活动,纪念先烈吴石,蓝营掀入党、归党潮

起风了!郑丽文出席统派活动,纪念先烈吴石,蓝营掀入党、归党潮

历史有些冷
2025-11-08 14:25:03
福建舰级别有多高?看舰长接受采访佩戴的军衔和资历章就一目了然

福建舰级别有多高?看舰长接受采访佩戴的军衔和资历章就一目了然

探史
2025-11-09 11:50:08
乔治老五都危矣?246万锋线20+17+10生涯之夜:队记盼他续长约

乔治老五都危矣?246万锋线20+17+10生涯之夜:队记盼他续长约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9 11:15:47
福建舰设计师团队:以80后年轻人为主!

福建舰设计师团队:以80后年轻人为主!

政知新媒体
2025-11-09 11:25:34
再有钱,在权力面前屁都不是

再有钱,在权力面前屁都不是

霹雳炮
2024-08-29 21:53:04
林彪叛逃后,总理请示是否拦截,毛主席:他还是副主席,随他去吧

林彪叛逃后,总理请示是否拦截,毛主席:他还是副主席,随他去吧

帝哥说史
2025-05-20 06:35:03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乡野小珥
2025-10-27 11:08:35
解放军3次进台海,高市早苗摊牌:台海若出事,日本第一个动武?

解放军3次进台海,高市早苗摊牌:台海若出事,日本第一个动武?

时时有聊
2025-11-09 14:35:29
张家界荒野求生挑战赛只剩17人,有人猜测“选手提前埋食物”,赛事方:不可能,场地严格保密

张家界荒野求生挑战赛只剩17人,有人猜测“选手提前埋食物”,赛事方:不可能,场地严格保密

极目新闻
2025-11-07 21:32:42
2025-11-09 15:19:00
爱喜聊生活美食菜谱 incentive-icons
爱喜聊生活美食菜谱
每天分享家常菜,吃出美丽和健康
2311文章数 2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河南115岁老人出生于清朝:爱吃肥肉 每天睡三觉

头条要闻

河南115岁老人出生于清朝:爱吃肥肉 每天睡三觉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旅游
亲子
游戏
本地
公开课

旅游要闻

波兰华沙:“魔法植物园”灯光展开幕

亲子要闻

这些“进博宝宝”加速从“展品变商品”!“中国速度”助力全球创新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宫本茂表示任天堂将继续尝试一切可能探索的事物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