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双手僵硬无法握拳,阴雨天关节肿痛加剧...这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在发出警告。"知名中医齐岩医生表示,很多患者将类风湿简单理解为"关节痛",实则忽略了其背后的全身性病因。
类风湿:病在关节,根在脏腑
齐岩医生指出,中医将类风湿归为"痹证"、"历节病"范畴。其病机根本在于正气不足,外邪侵袭。"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气血不足则营卫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滞留关节经络,导致气血阻滞。"
她强调,类风湿虽表现为关节症状,实则与多个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软弱
·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湿浊内蕴
· 心主血脉,血行不畅则瘀血内生
"这正是患者常伴有身体倦怠、腰膝酸软、怕风怕冷等全身症状的原因,体现了'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
千年古方: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针对类风湿"肝肾不足、风寒湿痹、痰瘀互结"的核心病机,齐岩医生介绍了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的经典方剂。该方结构严谨,配伍精妙:
君药:独活、秦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臣药:桑寄生、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 佐药: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活血 使药:党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桂枝、细辛——温经通阳
这个方剂的精妙之处在于既针对外在风寒湿邪进行驱散,又注重内在肝肾气血的调补,实现标本兼治。
齐岩医生特别强调,类风湿证型复杂,可分为寒湿、湿热、痰瘀、肝肾亏虚等不同类型。"是否适用该方,必须经专业中医师辨证论治,根据个体情况加减调方,患者切勿自行套用。"
她建议类风湿患者应及早寻求专业诊疗,通过中医整体调理,既能缓解关节肿痛,又能延缓病情进展,改善体质,降低复发风险。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