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位曾频繁活跃在国家级平台的主持人,会沦落到这般无人问津的地步?
常言道,祸从口出,阿丘的落寞也是如此,如果当年他没有发布那篇“让中国人给全世界道歉”的微博,估计他如今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距离他被央视彻底封杀,已过去整整5年,从云端跌落泥潭的巨大反差,不禁让人好奇,他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的“金饭碗”砸得粉碎的?
邱孟煌
从纺织厂政工干部到央视“方言名嘴”
阿丘本名叫邱孟煌,1968年生于广东汕头一个军人家庭,小时候跟着父母辗转贵阳、桂林,最后在南宁定居。
1989年从广西师范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南宁棉纺印染总厂当政工干部,每天面对的是枯燥的报表和重复的会议,日子一眼能望到头。
但阿丘没让自己困在“一眼看到头”的生活里。工作之余,他迷上了写剧本、编小品,还牵头成立了厂里的文艺小组,经常组织工人演出。
1992年,他创作的工人题材小品《车间里的笑声》,意外拿下广西戏剧节“最佳编剧奖”。
这个奖项成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跳板”,南宁艺术剧院主动向他抛来橄榄枝,他从此告别纺织厂,成了专职编剧。
邱孟煌
真正让他走上主持路的,是1998年的一次“临时救场”。
当时广西电视台《百姓南方大舞台》的主持人突然缺席,导演急得团团转,想起能熟练切换粤语、客家话、南宁白话的阿丘,临时拉他顶上。
没想到,阿丘用方言和观众拉家常,还穿插着接地气的幽默段子,节目播出后收视率直接从0.8%飙升到3.2%,他也一战成名,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方言主持一哥”。
2003年,央视新闻评论部的一次招聘,给了阿丘更大的舞台,当时央视主持人多是字正腔圆的“标准音”,阿丘的潮汕口音反而成了“差异化优势”。
邱孟煌
他主持的《社会记录》,专采访农民工、摆地摊小贩等普通人,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聊社会话题,节目很快火遍全国。
后来他接棒《第10放映室》,用犀利又幽默的点评解读电影,又圈了一波年轻粉丝。
这段从纺织厂干部到央视主持人的逆袭,靠的是阿丘的坚持和特色,可谁能想到,这份靠十年努力换来的职业生涯,后来会因为他自己的两次“糊涂”,被亲手推向绝境。
邱孟煌
婚内出轨风波,为央视生涯埋下隐患
就在阿丘的央视生涯看似顺风顺水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绯闻,让他的“亲民”形象第一次遭遇重创。
2007年7月,有媒体曝光了一组照片,阿丘和一位年轻女子在后海酒吧街牵手散步,举止亲密,甚至有拥抱的镜头。
而当时,他已经和媒体从业者徐环宇结婚多年,女儿也已经上小学,“婚内出轨”的质疑声瞬间席卷全网。
面对争议,阿丘第一时间在博客上否认,还晒出家庭账单自证清白,“我月薪刚够养家,房贷每月要还5000,孩子学费2000,哪有能力包养任何人?”
相关事件报道
他甚至调侃自己“长得不帅、没钱,没人会看上”,可没过半年,又有更详细的爆料流出,那位女子是中戏毕业生王静,两人因一场高校讲座相识,已经秘密交往了大半年。
这次爆料让阿丘的“人设”彻底崩塌,观众纷纷给央视写信、打电话,要求撤换他,还有家长在《生活早参考》的留言区抗议,说“不希望孩子看到这样的主持人”。
邱孟煌
央视虽然没有直接开除他,但悄悄调整了他的工作,《社会记录》的主持棒交给了别人,他被调去做幕后策划,偶尔在《五一七天乐》这类综艺里露脸,镜头也少得可怜。
2009年,离婚的消息被证实,有记者拍到徐环宇带着女儿搬离原来的家,箱子上还贴着孩子的画作,而阿丘则被拍到和王静在小区门口拥抱,甚至一起去超市买日用品。
这次“翻车”虽然没让他彻底离开央视,却为他后来的职业生涯危机埋下了隐患,大家开始觉得,这个屏幕上“接地气”的主持人,私下里并不像看起来那么靠谱。
邱孟煌
一句“中国该道歉”引爆舆论,从央视除名到全网下架,职业生涯彻底终结
如果说绯闻只是让阿丘的形象受损,那么2020年的一句言论,则成了压垮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0年2月,新冠疫情正处于最严峻的阶段,武汉封城,全国数万名医护人员逆行支援。
而且中国不仅自己全力防控,还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捐赠口罩、防护服,派了30多支医疗队出国协助抗疫。
可就在这时,阿丘在微博发了一段话,彻底点燃了舆论,“中国应该向世界鞠个躬,说声对不起,给全球添乱了,别再让‘东亚病夫’的帽子扣回来。”
邱孟煌言论
这句话瞬间引爆全网,有网友贴出中国援助意大利、伊朗的新闻截图,质问他“看不到国家的努力吗?疫情是全人类的灾难,凭什么让中国道歉?”
还有人愤怒地说,“‘东亚病夫’是近代中国的耻辱,你作为央视前主持人,怎么能自己往国家身上扣这种帽子?”
而西方媒体很快抓住这句话大做文章,BBC用“中国内部人士承认‘抗疫失职’”作为标题,路透社也转载了他的言论,用来抹黑中国的抗疫形象。
面对汹涌的批评,阿丘赶紧删了微博,把账号设为“半年可见”,还悄悄取消了“央视主持人”的认证,但一切都晚了。
邱孟煌
有观众发现,央视官网再也搜不到“阿丘”或“邱孟煌”的名字,《第10放映室》《生活早参考》等节目里,他的镜头全被剪掉,甚至他早年参与录制的纪录片《客从何处来》,也从央视纪录片频道下架了。
后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向央视总编室求证,得到的回应是“相关人员言论不符合主流价值观,且损害国家形象,已对其参与的节目进行全面梳理下架,后续也不会再有合作。”
阿丘或许没意识到,作为曾在央视工作的公众人物,他的言论早已不是“个人观点”,它会影响公众对国家的认知,甚至被境外势力利用。
这份“不谨慎”,最终让他的职业生涯彻底画上了句号。
邱孟煌
结语
或许未来某一天,我们还会在某个角落看到阿丘,但他的职业生涯,大概率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毕竟,职业生涯可以靠努力逆袭,但失去的信任和底线,却很难再找回来。
这,或许就是阿丘给所有人最深刻的教训。
信息来源:从央视名嘴到全网封杀,扬言“要让中国道歉”的他,现在怎么样了?
今日女报 2021-11-02
信源截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