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席卷何源镇,河道水位急剧下降,部分农田出现灌溉危机。当下正值水稻灌浆的关键期,每一寸土地都渴望甘霖,缺水不仅威胁着作物生长,更牵动着万千农户的“钱袋子”。面对这场“烤”验,何源镇干群同心、爱心接力,共同谱写了一曲抗旱保收的暖心赞歌。
旱情发生后,何源镇人民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奔赴芳源水库拔管放水,沿着河道逐段开展科学调度,全力打通农业灌溉“生命线”。然而,受地形地势限制,部分高位农田和下游区域仍面临“水到不了田”的困境。镇政府紧急统筹资源,将所有抽水泵、潜水泵及水管全部免费出借给农户,但仍然存在设备不足的情况,抗旱工作陷入焦灼。
危急时刻,爱心如潮涌。远在四川出差的何源籍返乡人才、非公经济人士、江西模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法人万里勇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迅速自购3台柴油抽水泵捐赠给镇政府。这些带着温度的“救命泵”很快被分发到最需要的田间地头,轰鸣着将清水引入干涸的稻田,为作物生长注入希望。
几乎同一时间,位于何源镇郑家村的国家级水产养殖场——融旺水产负责人危小兵也伸出援手。作为鳗鱼养殖基地的经营者,他主动开放企业配电房,无偿为周边农户提供抽水泵用电接口,从根本上解决了“有机泵却没电用”的难题。
一捐设备、一助电力,两位爱心人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天旱人心不旱”的担当。
这份深情并非偶然。2025年以来,万里勇、危小兵等何源籍非公经济人士已多次投身家乡公益,他们走访现役军人家庭,送去拥军暖慰问;走进文明家庭,聆听家风故事传递正能量;与退伍老兵同赴烈士陵园,献花缅怀英烈,在红色历史中赓续精神血脉。
如今,在抗旱一线,他们再次用善行点亮希望。这份爱心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援,更凝聚成战胜旱情的精神力量,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抗旱队伍中。从政府的迅速行动到爱心人士的主动担当,从干部的奔波忙碌到农户的积极自救,一幅干群齐心战旱情的动人画卷正在何源镇的田野间铺展。
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爱心力量的支持下,何源镇定能打赢这场抗旱保收攻坚战,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筑牢乡村振兴的“压舱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