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中国·AI盛典海报
2025年7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型主题活动《2025中国·AI盛典》在上海市徐汇区启幕,并揭晓“2025年度AI人物”。这场科技与人文交融的聚会,展现出中国AI产业的蓬勃生机。
本次盛典由2008北京奥运会,2022冬奥会开幕式美术总监,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岩教授与AI中心团队共同打造,以“共⽣未来”为创意核⼼,融合“碳基⽣命”与“硅基智能”理念,展现科技与⽣命融合的接⼝,⼈类与AI⾛向共⽣的美好愿景。
2025中国·AI盛典(来源:央视频)
2025中国·AI盛典现场
![]()
2025中国·AI盛典现场
盛典以“相AI相生”为核心主题,分设“智汇全球”“智启东方”“智创未来”三个篇章,揭晓10位“2025年度AI人物”、1项“年度AI创新应用”,展现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实践、丰硕成果以及广阔前景。
![]()
![]()
2025中国·AI盛典现场
“0与1”—— 舞美设计理念
本次盛典的开幕式以“0与1”为设计语⾔的基础,象征数字世界的本源。舞台中心的圆球宛如星际中的信息节点,不仅寓意人工智能的多维感知与连接能力,也通过数字艺术的动态演绎展现出“0”的包容与潜力。贯穿圆球的矩形结构与主舞台象征“1”的秩序与逻辑,将圆球划分为碳基与硅基两大领域:一边代表人类的情感与生命,另一边代表AI的理性与算法。矩形中部开启的“进化之门”,则以人工智能驱动的艺术化表达强化了科技与生命融合的界面,呈现出人类与AI走向共生的路径。
![]()
2025中国·AI盛典舞台主屏设计方案
主舞台的两个可移动魔方既是功能空间,也呼应“0与1”的模块化特征,其组合变化不仅适应表演与访谈需求,更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舞台调度与数字艺术化的视觉呈现,营造出高度灵活的沉浸式空间。屏幕实时显示的内容融合了AI生成与人机交互设计,进一步增强了观众的互动体验。整体舞美在数字语言与象征意象的交织中,加入人工智能计算与数字艺术表达的动态参与,展现出一个理性与感性交汇、生命与智能共生的未来图景。在“0与1”的序列中,未来文明不再只是冰冷的演算结果,而是由人类温度与机器理性共同编织的全新生态。
![]()
2025中国·AI盛典舞台主屏设计方案
![]()
![]()
![]()
2025中国·AI盛典舞台设计效果图方案
中国AI盛典——设计团队现场纪实
围绕“0与1”这一核心主题,中国美术学院团队通过数字艺术的创新表达呈现出智能时代的科技美学。舞台以虚实相生的视觉语言,展现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之间的深度对话过程。团队运用基于生成对抗网络与扩散模型的生成算法,构建动态视觉矩阵,勾勒未来图景;结合实时渲染与数据可视化技术,以数据流动的光影叙事传递科技哲思,通过硅基与碳基的艺术融合,彰显了AI时代人机协同、智慧共生的无限可能。在理性秩序的框架中寻找突破,于科技逻辑的边界中创造新生。整套舞台设计不仅凸显了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文明突破性创造的科技本质,更借助数字艺术的表现力,展现当代科技对于构建人机和谐、智慧共生未来的愿景。

设计团队现场记录
全景展现
——“相AI相生”时代图景
![]()

2025中国·AI盛典现场
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催生并引领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2025中国·AI盛典》与7月26至28日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深度联动,以上海作为重要窗口,以全球化视野挖掘创作题材,为观众呈现一台兼具权威性和国际性、趣味性和观赏性的高规格盛典。
在视听表达方面,《2025中国·AI盛典》打破传统晚会类节目的呈现方式,AI图灵数字人、智元机器人与总台主持人陈伟鸿、朱迅担纲主持,傅利叶机器人、数字人星瞳等备受瞩目的AI“明星”与人类表演者同台表演,生动诠释“相AI相生”的主题内涵。
![]()
![]()
2025中国·AI盛典现场
“2025年度AI人物”重磅揭晓
本次盛典揭晓了10位“2025年度AI人物”,分别为王兴兴、陈宁、陈维良、张鹏、周靖人、姜大昕、夏立雪、韩璧丞、彭志辉、戴文渊(按姓氏笔画排序),其中王兴兴、夏立雪、彭志辉三位均为90后。科创范围涵盖大模型、具身智能、医疗、芯片等前沿领域,共同构成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中坚力量。
![]()
2025年度发布·年度AI人物名单
![]()
2025年度发布·年度AI人物颁奖环节
创意设计团队
美术总监
陈岩
美术指导
于朕
舞美创意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 C·AI STUDIO
![]()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CAA AIC),将艺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用艺术智性去联通和牵动人工智能,研究两个AI-艺术智性(Artistic Intelligence)VS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对AI多场景应用进行研究实践,包括AI教育,空间计算,数字活体场景的开发应用。除了对数码客体(digital object)的研发之外,更要推动一种更根本的“数码主体”(digital subject)的研究探索,并以此为为基石,结合顶尖的企业家、VC、AI产业资源,连续开发先进视觉AI工具,培养AI艺术尖端人才,共同打造的集AI教育和AI创新创业为一体的政产学研平台。“AI中心”主任由陈岩担任,常务副主任由于朕担任。
![]()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官方邮箱
CAAAIC@caa.edu.cn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官方网站
ai.caa.edu.cn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官方小红书账号
小红书号:CAAAIC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官方抖音账号
抖音号:CAAAIC
图 文|吕川平
编 辑|钱伊依 郑佳怡
责 编|邱莉丽
审 核|方 舟 于 朕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