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时,我总爱站在窗前,看城市的灯火如星河般流淌。偶尔有一盏灯特别明亮,像极了小时候老屋阁楼上的那盏煤油灯。那时母亲总在灯下纳鞋底,细长的麻线穿过鞋底,发出“嗤嗤”的轻响,仿佛时光在织就一张温柔的网。
一、煤油灯下的童年
老屋的阁楼是我的秘密基地。木梯吱呀作响,踩上去会扬起细小的灰尘,在煤油灯的光晕里跳着金色的舞。母亲总说:“慢点,别摔着。”可她从不阻止我爬上爬下。夏夜闷热,她会在灯下摇着蒲扇,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蚊虫围着灯光打转,偶尔落在我的胳膊上,母亲便轻轻吹气,把它们赶走。
那盏灯的火焰会随着风晃动,有时明,有时暗。母亲纳鞋底的手却始终稳稳的,一针一线,把生活的艰辛缝进鞋底,也把对我的爱织进每一道纹路。后来我才明白,那些深夜的灯光,是母亲用沉默的坚守,为我撑起的一片晴空。
二、台灯下的青春
上中学时,我有了自己的小书桌,台灯是父亲从县城买回来的,乳白色的灯罩,像一朵盛开的花。每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父亲就在旁边看报纸。他总把报纸举得远远的,说“老花眼了”,可我知道,他是想离灯光近一点,好看看我写字的模样。
有一次我考试失利,躲在被窝里哭。父亲轻轻推开房门,把台灯调暗,坐在床边说:“人生就像爬坡,累了就歇歇,但别停下。”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束光,穿透了我心里的阴霾。后来我考上大学,离开家的那天,父亲把台灯擦得锃亮,说:“带着吧,晚上看书不伤眼睛。”那盏灯,陪我在异乡的夜晚写过无数封信,每一封都藏着对家的思念。
三、路灯下的重逢
工作后,我留在城市,很少回家。直到母亲生病那年,我匆匆赶回去。深夜的医院走廊,一盏路灯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母亲苍白的脸。她睡着的样子像个孩子,手背上还留着输液的针眼。我坐在旁边,想起小时候她为我赶蚊子的情景,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
母亲醒来时,轻轻握住我的手:“别哭,妈没事。”她的手很凉,却让我感到无比安心。那一刻我明白,无论我走多远,总有一盏灯为我亮着,那是家的方向,是爱的归宿。后来母亲康复了,我每周都回家吃饭,陪她散步,看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四、心灯不灭,余生温暖
如今,老屋的煤油灯早已收进抽屉,台灯也换了更节能的款式,但那些灯光里的温暖,却永远留在记忆里。生活或许会有风雨,但只要心里有一盏灯,就能照亮前行的路。那盏灯,是母亲纳鞋底时的专注,是父亲看报纸时的沉默,是重逢时路灯下的相视一笑。
时光会老,灯火会暗,但爱永远明亮。愿我们都能成为彼此生命里的那盏灯,在漫长的岁月里,温柔相伴,直到地老天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