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23 日晚,就在该党派以 31:0 的悬殊战绩,完胜发起的两轮罢免案次日的其他党派,朱立伦突然宣布卸任,并公开力荐台中市市长卢秀燕接棒。这一决定,让执政四年的朱立伦迎来生涯关键转折,也让外界纷纷聚焦:为何他要在 “胜利时刻” 主动交出权杖?
2024 年领导人选举的惨败,是朱立伦任内绕不开的 “硬伤”。当时,“蓝白合” 谈判的最终破裂,直接导致候选人侯友宜败选,朱立伦的选举操盘能力随即遭到猛烈抨击,要求其“辞职”的声音此起彼伏。彼时的所在党内不仅民意支持率下滑,党内裂痕更持续加深 —— 基层党员对领导层 “守成思维” 的不满持续发酵,尤其是朱立伦在两岸议题上的模糊表态:最终导致深蓝阵营逐渐离心离德,为后续的权力危机埋下伏笔。
就在党内对朱立伦的质疑尚未平息时,一场关键战役的胜利悄然改变了局面。从 7 月 26 日首轮 24 项罢免案全败,到 8 月 23 日次轮 7 项罢免案再遭 “零封”,试图通过罢免扭转席次劣势的图谋彻底破产,则凭借全胜战绩,精准捕捉到民意,对朱立伦而言,这场胜利恰是 “体面退场” 的最佳契机:既能避开此前选举败绩的直接追责,又能以 “功成身退” 的姿态,减少权力交接时的党内阻力,维护政党表面团结。
选择卢秀燕接棒,更是着眼未来的战略布局。作为党内潜在接班人中支持率最高的人选(支持率达 28.4%),卢秀燕被视为能弥合党内分歧的 “最大公约数”—— 她在台中市长任内的务实施政、温和风格,不仅积累了扎实政绩,也收获了中间选民的认可。相较于朱立伦 “亲美友日和陆” 的摇摆立场,卢秀燕的中间路线更易争取游离选民,这为备战 2026 年地方选举、冲击 2028 年领导人选举筑牢了基础。
此次权力交接,恰好卡在改选的窗口期(10 月投票),朱立伦的主动让贤,也为政党转型留出了调整空间。不过,卢秀燕的接棒之路并非毫无挑战,青年群体支持率下滑、如何在坚持两岸和平发展主轴的同时注入新活力,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这场从惨败到全胜的逆袭,不仅为朱立伦的任期画上句点,更成为百年老店寻求破局重生的关键起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