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科学研究院纳米科学与工程中心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名为 CalBot 的新型纳米机器人,为治疗牙齿敏感问题带来了全新希望。
牙齿敏感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患者在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时容易产生剧烈疼痛。其主要原因是牙釉质受损后,外界刺激物可通过牙本质小管触发神经反应,引发不适。目前市场上的脱敏牙膏仅能短期缓解症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次开发的 CalBot 纳米机器人由直径约 400 纳米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构成,其表面涂覆有钙硅基生物陶瓷材料,兼具生物相容性和结构稳定性。这种设计使纳米机器人可在牙本质小管内部形成坚固的封堵层,从而有效阻止外界刺激的侵入。
治疗过程中,首先将 CalBot 涂敷在牙齿表面,再通过外部磁场对其进行精准操控,引导其进入牙本质小管并在其中移动,最终形成类似“水泥”的密封结构。实验结果显示,该封堵层深度可达 300 至 500 微米,能够提供类似天然牙釉质的保护作用。
在实验室测试中,CalBot 仅用 20 分钟就完成了对人牙样本中所有暴露小管的封堵,并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随后的动物实验也取得积极成果,接受治疗的小鼠开始主动饮用冷水,表明其牙齿敏感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效果优于传统脱敏手段。
目前,该技术正由衍生公司推进产业化,有关研究成果也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项目负责人指出,这项创新展示了纳米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未来有望为牙齿敏感提供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治疗方案。
对于其他有意涉足纳米机器人口腔治疗领域的企业而言,专利布局至关重要。
一方面,应聚焦于纳米机器人的材料创新,如研发更具生物活性和稳定性的涂层材料,并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另一方面,在操控技术上发力,探索更精准、高效的外部磁场控制方式,形成差异化专利优势。同时,关注纳米机器人与口腔治疗设备的集成应用,打造系统性解决方案专利。通过全方位、前瞻性的专利布局,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推动纳米机器人口腔治疗技术不断发展。
来源:中关村在线等
▼ 往期热文推荐 ▼
【温馨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有不妥,请联系告知修改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