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能否规划左转弯(斜穿)非机动车道?
在银川城里骑非机动车(这里包括两轮电动车,共享单车,自行车等),如果要过斜对面马路,一般都需要等两个灯时。因为按照规则是需要走“直角”,就是需要先到对面马路,然后等一个红绿灯,再通行到对面。
这样走的规则安排很简单,也很好理解,非机动车不能和左转弯的机动车同行,不然这样会增加了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
而这个暑假回老家,威记经停了几个城市,忽然间发现,在南方很多城市如今都在十字路口增加了左转弯(斜穿)非机动车道的标线。在非机动车道,还专门用颜色标识区分了左转弯和直行的候车区。左转弯和机动车左转弯用同一个信号灯提示。
这样做的好处还是很明显的。
1、如今很多城市的两轮电动车多,共享单车也普及,加上骑自行车的多,一个红绿灯等候时间,会发现路口都被堵得个水泄不通。很多绿灯方向过来的非机动车都难以正常通行。
如果非机动车要左转弯过来候灯时,则会加剧了候灯区的拥堵。而如果直接设置非机动车左转弯车道,那么就可以大大缓解了这样的现象发生。
2、其实在银川,在左转灯亮的时候,很多非机动车也跟着转的现象屡禁不止。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光明正大放开这条非机动车左转弯道?
3、方便了非机动车的通行。说老实话,在银川老城,非机动车的交通出行堪称弱者。非机动车道被挤压得通行困难不是奇怪的事情。放开左转弯非机动车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样的通行压力。
![]()
当然了,在银川推行左转弯非机动车道,也需要需要综合考虑城市交通特点与市民出行习惯。威记老家城市的成功经验固然值得借鉴,但西北地区独特的道路格局、气候条件及非机动车使用密度,都可能影响实施效果。
与此同时,银川部分主干道路口较窄,若增设斜穿车道,需重新规划停车等候区,可能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尤其在老城区,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平衡各类车辆的路权,需要精细测算。同时也不必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标识非机动左转弯车道,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老家小城和银川最大的区别在于,银川冬季漫长,积雪和结冰可能让非机动车斜穿车道存在安全隐患。老家小城无需考虑的问题,在这里可能成为管理难点。
非机动车车主的交通规则意识培养至关重要。就像戴头盔一样,威记就发现很多人在“必须戴头盔”新规都出台8个月了,从这两天查戴头盔现象就能看出来,都还没有养成戴头盔的习惯!
证明新规效果不大!这就需要在"适应期"时候严加管理和整治。
与此同时,银川非机动车道被占用现象突出,若标识的左转车道沦为停车场,反而会加剧拥堵。这要求同步整治违停,并考虑设置隔离护栏。就像凤凰街靠近凤凰桥路段的非机动车道一样,之前通过整治,一辆车都没有,白天骑车非常顺畅。
![]()
而今天都到中午12点多了,非机动车道的限时停车位上,机动车停得是满满的,标识和告示牌形同虚设!
简单来说,有关非机动车左转弯道不必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分阶段实施、动态评估调整,让左转弯车道真正成为便民之举,而非形同虚设的"画线工程"。当非机动车族不再需要冒险抢行,或者增加交通拥堵和压力,城市交通文明自会向前迈进。
不妨考虑一下?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