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时节,社区“一老一小”群体的日常活动成了难题——老年人怕热不愿出门,孩子放假缺少安全玩乐场所,家长也面临“看护难”困扰。济南起步区崔寨街道创新推出“老幼共融”服务模式,借助辖区银丰揽翠园日间照料中心,打造出一处代际互动的“夏日幸福空间”。
走进照料中心,“清凉感”扑面而来——空调风柔和舒适,地面铺着防滑地垫,墙角摆放着绿植,瞬间驱散室外的燥热。中心特意焕新的“亲子娱乐区”里,蓝色的益智积木桌前围满了人,72岁的张桂兰奶奶正和6岁的小朋友朵朵一起搭“小房子”。“你看这里要对齐,像奶奶这样慢慢放,不容易倒”,张奶奶手把手指导,朵朵举着积木认真点头;旁边的绘本阅读角,书架上摆满了童话书、科普绘本,81岁的王爷爷戴着老花镜,正给两个孩子讲《爷爷一定有办法》的故事,孩子们凑在老人身边,听得眼睛亮晶晶。
不远处的茶歇区同样热闹,几位老人围坐在藤椅上,手里端着中心准备的绿豆汤,一边解暑一边唠家常。“以前天热就窝在家里看电视,现在每天都想来,既能凉快,还能陪孩子们玩,心里敞亮多了”,家住小区3号楼的李大爷笑着说,他还主动当起了“临时看护员”,看到孩子跑太快会轻声提醒,“这些娃跟自家孙辈一样亲,看着他们笑,我也不觉得累”。
“不只是提供避暑的地方,更要让‘一老一小’互相陪伴、彼此需要。”照料中心负责人介绍,他们以“代际互动”为核心设计服务,每周还会组织小型文化活动:比如让老人教孩子折手工纸鸢、编中国结,再由孩子把作品送给老人当“礼物”;或是开展“听爷爷讲过去的事”分享会,让老年人的人生经验成为孩子的“成长教材”。上周的折纸活动中,5岁的小宇把折好的小兔子送给了独居的刘奶奶,“奶奶,这个送给你,以后我常来陪你玩”,刘奶奶眼眶泛红,紧紧握着孩子的手。
这种“小切口”的服务,正推动着“大民生”的落地。对于家长而言,照料中心解决了“孩子放假无人看”的难题,“早上把孩子送过来,下班再接走,既安全又能学东西,我们也能安心上班”,家长李先生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对于老年人来说,与孩子的互动让他们重新找到“价值感”,“被孩子需要的感觉真好,好像自己也变年轻了”,张桂兰奶奶说。
据介绍,日间照料中心还将在崔寨街道的指导下,探索“全龄友好”服务路径,计划增加“老年学堂+儿童托管”联动课程,比如让老人教孩子书法、孩子陪老人学用智能手机,进一步促进代际沟通与情感交融。
(稿件来源:椿合慧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