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机买药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毕竟同一盒药,楼下药店卖39块,网上只要3.6元,差价超过十倍!
这种现象在各大电商平台屡见不鲜,消费者在享受便宜的同时,心里总是嘀咕:这么便宜的药,该不会是假的吧?
![]()
价差背后的商业密码
走进任何一家实体药店,明亮的灯光、整齐的货架、专业的药师,这些都需要真金白银来维持。房租水电、人工成本、装修费用,这些"看不见"的开销最终都会摊到每盒药的价格里。一家位于核心商圈的连锁药店,月租金可能就要几万元,再加上药师、店员的工资,每天的运营成本相当可观。
而线上药店就完全不同了。它们通常依托大型仓储中心,一个仓库可以服务整个城市甚至更大区域,人工成本和房租压力被大幅摊薄。更关键的是,线上平台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了抢夺用户,很多爆款药品甚至是亏本销售。
![]()
连锁药店负责人透露,线上热销的常用药品,毛利率往往只有10%-15%,有些甚至是零毛利。平台方面还要收取10%-15%的佣金,这样算下来,药店在线上销售某些产品时实际是在贴钱。为什么还要这么做?答案很简单:先把顾客吸引过来,再通过其他产品盈利。
地域差异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网络打破了地理限制,消费者可以轻松买到全国各地价格最优的产品。加上线上平台各种限时折扣、满减券、新用户优惠,实际到手价格往往比标价还要低。相比之下,实体店的促销活动就显得少得多,力度也有限。
同一款常用感冒药,在不同城市的实体店价格可能相差20%-30%,而线上价格则相对统一且更低。这种价格优势,本质上是互联网模式对传统零售的重塑结果。
![]()
便宜就是假药?
面对如此巨大的价差,消费者的担忧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药品关乎健康,谁也不敢拿生命开玩笑。但实际上,正规线上药店的药品来源和质量标准与实体店完全一致,价格便宜并不意味着药品有问题。
国家对网售药品有严格的准入门槛,合法的线上药店必须具备《药品经营许可证》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这些药店的药品采购渠道、储存条件、配送标准都受到严格监管,药品质量有充分保障。
![]()
真正的风险来自那些"野路子"商家。济南的蓝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糟心事。他患痛风多年,听说新药"多替诺雷"效果不错,但线下药店很难买到。于是他转向网购,在某平台搜索后发现很多店铺都有售。下单后满心期待地等待,结果收到的竟然是几块钱一瓶的小苏打!
当蓝先生找客服理论时,对方支支吾吾,最气人的是,当他想保留证据时,发现商品链接已经消失,页面显示"商品不存在"。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已经不是简单的价格问题,而是赤裸裸的商业欺诈。
![]()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套路在各个平台都存在。一些不良商家利用热门药品关键词引流,实际销售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廉价替代品,甚至是保健品冒充药品。这些行为涉嫌虚假宣传、无证经营,消费者一旦上当,不仅经济受损,还可能延误治疗。
火眼金睛识别真假药
想要在享受低价的同时避开陷阱,消费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辨别技巧。首先,购药前一定要查看店铺资质。正规的线上药店会在显眼位置公示《药品经营许可证》,这是合法售药的"身份证"。如果找不到这个证件,或者证件信息模糊不清,那就要小心了。
![]()
其次,每个正规药品都有独一无二的批准文号,格式通常是"国药准字"加字母再加8位数字。消费者可以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输入这个文号查询药品信息,验证真伪。如果查询不到或者信息对不上,那很可能遇到了假药。
收到药品后,要仔细核对包装上的信息。药品名称、生产企业、批准文号、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都要与网店描述一致。特别要警惕那些商品标题写的是一种药,图片展示的是另一种药,详情页介绍的又是第三种药的情况。
![]()
平台选择也很重要,尽量在知名度高、信誉好的大平台购买,优先考虑平台自营或大型连锁药房的官方旗舰店。对于那些价格异常低廉、店铺评分很低、客服回复模糊的小店,要格外谨慎。
聪明购药的四个锦囊
掌握了基本的辨别方法,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让网购更安全。第一个锦囊是"比价但不盲从",虽然网上价格普遍更便宜,但如果某个商家的价格比其他所有店铺都低很多,那就要多留个心眼了。天上不会掉馅饼,异常的低价往往意味着异常的风险。
![]()
第二个锦囊是"保留购买证据",下单前截图保存商品详情页,收货时拍摄开箱视频,保留聊天记录和交易凭证。万一遇到问题,这些都是维权的重要证据。
第三个锦囊是"理性看待用户评价",虽然好评可以作为参考,但要注意识别刷单行为。真实的评价通常会提到具体的使用感受,而虚假评价往往千篇一律、空洞无物。
第四个锦囊是"遇到问题及时维权",如果买到假药或遇到欺诈,要第一时间联系平台客服投诉,保留好相关证据。必要时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或向药监部门举报。
![]()
通过正规渠道网购药品的投诉率一般不到0.1%,远低于很多其他商品类别。这说明只要选对了平台和商家,网购药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线上药店的价格优势是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消费者完全可以享受这份便利和实惠。关键是要学会辨别,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价格差异,用谨慎的态度选择购药渠道。
便宜不等于假货,但便宜也不能成为放松警惕的理由。只要我们擦亮眼睛,网购药品就能真正做到既省钱又放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