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都不想上,二五届的学生咋这么牛呢?
最近,江西省有三个学霸,明明能上清北,却偏偏不去,选择了别的学校。这可把班主任气得直接把家长群解散了,还暗讽学生不懂得感恩老师,说老师白培养他们了。
想不到吧?以前清北可是学生理想的高等学府,做梦都想去,家长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着只要能踏进清北校门,那祖坟绝对是冒青烟了。但这事确实发生了,人家就是不去。
在这儿先给大家透露个小秘密,咱们的高考制度马上要变。有人问,学霸都不爱清北了,那普通家庭的孩子上个二本大专还有啥用呢?202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1222万,但是80%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学的专业毕业了也用不上,那上大学还有啥用呢?好像学历真的不值钱了。但大家想过为啥会这样吗?
其实,咱们正在从精英教育往大众教育转变,可咱们脑子里的想法还停在上个世纪。啥意思呢?90年代初,全国大学生才60万,那会儿上大学,那真是百里挑一的尖子啊。国家定向培养,毕业就分配进机关、国企,铁饭碗稳稳的。
现在呢?大学生从60万涨到了1200多万,翻了20倍。但问题是,社会需要那么多坐在办公室的白领吗?需要那么多管理岗位吗?显然是不需要啊。可是咱们的教育体系还按30年前的老路子来,家长们还觉得上大学就能有好工作,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供的和要的对不上号,这才是学历贬值的真相。
再往深里说,同样是大学生,有人毕业就失业,有人没毕业就被抢走,差别在哪里?就看你把大学当拿文凭的地方,还是当练真本事的地方。就像去健身房同样是办卡,有人去就是为了拍个照发朋友圈,有人是真练,前者还是一身肥肉,后者早就脱胎换骨了。文凭就是那张健身卡,值不值钱,全看你咋用。
那些放弃清北的学霸傻吗?
恰恰相反,他们可能是最早看透时代的人。来举个例子,北大的考古系听着多么高大上,但是这个行业岗位少,毕业生比需要的人多得多。虽然北大考古系就业率不低,但整体看就业面非常窄,收入也不算很高。再来看上海交大的计算机系,学校排名可能不如北大,但是计算机硕士毕业年薪20万到30万起步,厉害的能拿得更高。为啥差别这么大?
因为中国的产业结构早就变了。30年前,各个行业都缺人,学啥都有前途,那会儿平台比专业重要,所以清北的牌子很金贵。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这些领域地位疯涨,传统的文史哲专业在收缩,当年的“万金油”现在成了“万人坑”。
就像90年代,国企职工是金饭碗,私企老板被看不起,但是20年过去,下岗的下岗,破产的破产,当年被瞧不上的个体户好多成了富豪。所以这些学霸的选择是看准了产业的趋势,他们不是不要名校光环,而是知道在错的赛道上,再亮的光环也照不亮前进的路。
再说说那个被气到解散家长群的老师,他真的是为了学生可惜吗?
说实话没有那么简单。咱这教育体系,清北率背后藏着不少门道,老师把学生送进清北,有奖金,能升职,能评职称。有些学校更是把清北人数当做命根子,这直接关系到政府拨款、校长升迁、学校排名。
但是这套评价体系是工业时代的老问题了,那会儿的社会结构简单,成功的路就一条,考好大学进好单位,这辈子就稳了。考上清北,就准备迎接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但现在呢?网红月入几十万,扭扭屁股几分钟,够你上班赚一个月的;程序员35岁被裁员,公务员降薪也是常见,成功的标准早就多了去了,可评价体系还是一成不变,这就像用马车时代的规矩来管汽车时代的交通,不出问题才怪。老师生气,说到底是怕旧规则被打破,学生不按剧本走,整个系统的“遮羞布”就藏不住了。
那既然游戏规则变了,普通家庭的孩子还需要上大学吗?我认为必须得上,而且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道理也很现实,在中国,学历就是普通人参与社会分工的基础,没有大学文凭,你连公司门都进不去,只能干那些靠体力换钱的活,比如说进厂打螺丝、去工地搬砖、当外卖员、做保安。这些工作有啥特点呢?
第一,没能力积累,干十年和干一年,除了身体差了点,没啥不一样的。第二,容易被替代。工厂在搞自动化,外卖快递以后可能全部是无人机,饭碗说没就没了。更要命的是认知受限,没上过大学的人不是智商不够,而是获取信息的渠道、看世界的角度、想问题的方式都被框在了一个小圈子里面。说白了,大学最大的价值是把你从山谷带到山顶,让你看见更大的世界,这种视界的打开,别的方式很难替代。
很多人觉得大学就是学知识,你错了,现在想学啥知识,网上学不到啊?大学真正的作用是给你人生来个“大升级”。啥叫“大升级”?
就是你的思维方式、做事习惯、朋友圈子都得重新打磨一遍,让你变得更好,以后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和拒绝的本领。最重要的是“方法论”,大学不是教你背答案,而是教你怎么找答案。复杂问题咋拆解,海量信息咋筛选出有用的,不确定的事咋做决定,这些基本能力决定你以后能走多远。
其次是“破圈子”,在老家,你认识的最厉害的人可能就是个村长,但是在大学,同学们来自天南海北,各种家庭背景都有,这种跨地域跨阶层的结识,是普通人打破出身限制的唯一机会。最关键的是,大学给了你一个试错成本低的环境,创业失败了能重来,谈恋爱分手了,还有下一个,这种机会工作之后就很难有了。
所以你上什么大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咋用这四年,把它当文凭的工厂,最后只能是拿张废纸,把它当训练场就能脱胎换骨。这个时代,选对赛道比起点更加重要,有本事比有文凭更重要。普通家庭的孩子,咱没多少能重来的机会,但是有选择的权利,选对城市,你的人生就对了一半,选对方向就不会在错的路上瞎使劲儿,选对心态,普通的大学也能读出不普通的价值。
记住,这个时代变得快,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正因为这样,脑子才更重要,大学就是帮你练脑子的地方,用好它,普通的起点也能走出不普通的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