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为积极推进ESG体系建设,北京朝阳区发布的《朝阳区节能减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增加了ESG支持政策:对在国内外主流ESG评级中,获得A级及以上或同等水平级别的企业,最高奖励20万元。除北京市朝阳区外,近两年来,上海、深圳、苏州、厦门、邯郸、天津等地也发布了ESG相关部署和激励政策,上交所在今年6月启动上交所推动提升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企业如何跨越管理短板与评级体系挑战,获得A级及以上ESG评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日前,商道咨询首席专家、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博士,商道咨询管理合伙人刘涛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仅靠“刷题”、表面应对评级要求的企业难以达到A级,要问鼎ESG评级的行业A级以上成绩,数据管理、目标制定、治理保障、战略制定,都是企业不能也不应当回避的硬核问题。此外,第三方鉴证作为提升ESG报告可信度的关键环节,其通过规范的方法与流程审核报告规范性及指标可靠性,对企业获得更高评级分值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报道内容:
北京市朝阳区近期发布ESG支持政策,对在国内外主流ESG评级中获得A级及以上或同等水平级别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除获得“真金白银”奖励外,ESG评级较高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入选ESG指数和ETF组合、获得更高的投资权重,吸引更多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ESG评级A级竞速赛升温。然而,冲击A级并非易事,企业依靠“形式披露”、以“应试”的心态难登顶,需跨越管理短板与评级体系挑战。助力企业实现“优等生”目标,推动ESG评级迈步价值创造新阶段,亟须企业夯实管理基础、机构优化评级生态、政策完善护航,多方发挥合力。
A级企业画像:高增长、高附加值、低污染
国内企业比较重视的ESG评级,包括国际上的明晟MSCI ESG、标普CSA、晨星Sustainalytics、CDP、EcoVadis等,以及以中证指数、国证指数、商道融绿等为代表的本土的ESG评级。
通常而言,A级代表ESG行业领先水平。但不同评级机构对A级的定义存在差异,达到该级别的难度也不同。以商道融绿为例,其基于对全体评估样本上市公司 ESG 评分的聚类分析,将评级划分为A+到D共十级。其中,A+、A级企业具备优秀的ESG综合管理水平,过去三年未出现ESG风险事件,或仅出现个别轻微风险事件,总体表现稳健。A-、B+级企业则意味着公司ESG综合管理水平良好,过去三年出现过少量有轻微影响的ESG风险事件,ESG风险较低。
近年来,获得ESG评级A级的企业数量整体增多,ESG评级结果呈现向更高级别迁移的趋势。以沪市公司为例,截至2024年底,沪市共有342家上市公司被纳入MSCI ESG评级,其中100家公司在最新一次评级中获得等级提升,8家公司评级获得AAA级,AAA-A等级公司数量增至52家。从国内评级情况看,截至5月底,22%的沪市上市公司中证ESG评级较上年同期实现上升。超七成沪市上市公司获得中证ESG评级AAA-BB级,两成沪市上市公司获得AAA-A级。
仅靠“刷题”企业难登顶
尽管近年来在ESG评级中获评A级的国内企业数量增加,但与国际相比,ESG评级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的企业数量仍相对较少,部分议题指标表现仍需持续改进,整体ESG评级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仅靠“刷题”、表面应对评级要求的企业难以达到A级,部分A股上市公司冲击A级还存在诸多失分点。
企业在信息披露质量、治理架构、数据治理方面仍存短板。一些企业在国际ESG评级中存在实务待完善问题,如未开展气候情景分析、缺乏量化目标、未盘查温室气体范围3排放情况;披露技巧需提升,部分企业仅提及政策制度而无具体执行情况描述,即使实践到位,也因披露笼统难以得分。
企业ESG报告第三方鉴证比例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ESG评级水平提升。据刘涛观察,在标普CSA问卷和CDP问卷中,有鉴证的数据可获得更高分数(若碳排放数据未经第三方验证或核查,CDP评级无法达到A级)。但需要特别注意鉴证的目标、流程,保证鉴证效力,避免无效鉴证。商道融绿董事长、商道咨询首席专家郭沛源表示,第三方鉴证、审验可以增强报告可信度,在ESG评级指标中通常可获得更高分值,原因在于审验机构会运用特定方法和流程,审核报告的规范性及个别指标的可靠性。
争做“优等生”需多方发力
头部企业的实践表明,冲击ESG评级A级需管理先行,实现价值创造,不是靠“刷题”或追求评分达标,而是靠企业ESG管理能力、评级机构质量与监管制度完善度共同提升。从行业实践看,头部企业冲击A级需以管理筑基。同时,评级机构质量立标、监管部门制度护航也至关重要。
企业端,提升ESG评级离不开自身ESG披露和管理水平提升。商道咨询建议企业采取系统的改进措施,沿着“筑牢合规基石→重塑报告骨架→夯实数据根基”的路径,强化双重重要性分析,应用四要素框架进行结构化披露,加强ESG数据管理,以实现ESG披露与管理的全面升级。
机构端,境内外评级机构应提升ESG评级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优化评级生态。刘涛建议,国际ESG评级机构应重点提升对中国市场的覆盖率;国内ESG评级机构应重点增强独立性,提升方法透明度。此外,国际和国内评级标准均需持续与ESG信息披露标准协同演进,并改进不同评级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政策端,相关部门可通过提高评级机构独立性、增强评级方法透明度来助力提升优质企业ESG评级和数据产品质量。刘涛建议,监管部门应持续完善出台切合中国实际、符合资本市场需求、兼顾不同行业特点的ESG信披指引;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督和规范,促进评级机构建立透明、有公信力的评级标准。
(本文内容整理自中国证券报8月18日发表的《从“合规答卷”到“价值引擎” ESG评级冲A竞速赛升温》,记者昝秀丽,内容有删减。)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张瑞环
审核:徐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