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全面摸排村(社区)干部能力短板,加强多维赋能,探索“铁军红+生态绿”培训模式,推动村干部和后备干部快速成长为乡村振兴“种子选手”。
“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中,我们马家荡社区以水产养殖合作社为龙头,以水产品市场为载体,打造了马家荡螃蟹品牌,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集体收入……”
在阜宁县最新一期“头雁讲坛”上,益林镇马家荡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董克振介绍了开展集体增积累、群众增收入“双增”行动的经验做法。
“上台授课的同志讲的都是基层发展急需的内容,有理论、有实践;授课方式也很灵活,有现场教学,有集中研讨,也有答疑解难,让台下的村干部们取到了真经,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参训人数600余人次。”阜宁县委组织部组织二科负责同志说。
村(社区)书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村(社区)干部是落实基层工作的“执行人”。近年来,阜宁县结合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开展“村村到”调研,全面摸排村(社区)干部理论短板、能力弱项、知识盲区等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强化培训赋能。建立“3+1”帮带机制,明确1名镇街领导班子成员、1名中层干部、1名村主要干部结对1名村级后备干部,通过帮着学、带着干,促进教学相长,保证换届人选充足、后备干部能力过硬。2024年、2025年连续两年举办4批次“培根铸魂赋新能·奋楫笃行振兴路”“锐意改革促发展·争当振兴排头兵”培训班,组织256名村(社区)书记、第一书记赴浙江、山东等地拓宽眼界思维、学习先进经验。
“这次学习收获很多,尤其是马集镇合心村以黑莓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刘集镇白羊村发展林下菌菇、盘活土地资源等典型做法,让人深受触动。我们将因地制宜做好‘嫁接’,让先进经验在本地‘开花结果’。”古河镇刘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广辉说。
阜宁县现有红色遗存88处,是江苏革命遗存最多的革命老区之一,也是江苏省委定位的江苏发展的“绿心”、“生态大公园”。阜宁县充分发挥革命老区“天蓝地绿基因红”优势,创新“铁军红+生态绿”培训模式,推动境内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与羊寨桃花源、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与芦蒲“堆上人家”、益林战役纪念馆与穆沟古村等红色资源和生态项目相结合,建立精品学习路线,组织全县村干部和1667名村级后备干部分批走进红色遗存、乡村一线开展研学活动,助力他们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增动力,以树立比学榜样、借鉴成功做法提能力。
来源:阜宁县委组织部
作者:袁叔衡
编辑:潘伟伟
制作:李梦苇
审核:王长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