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两年内或统一?大陆宣布重磅决定,赖清德坐不住,要打造铜墙铁壁

0
分享至

前言

大陆最近的一系列动作,直接把两岸关系又往前推了一大步。

台胞证政策开放、县级办理放宽、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每一样都不是空头支票。



相比台岛当局的“筑墙自守”,大陆这边是彻底打破隔阂、敞开大门。

两岸融合步伐加速,大陆开放力度前所未有

先说台胞证。过去台胞想来大陆,办证那叫一个麻烦。不仅口岸少,流程还复杂,许多台胞尤其是岛内偏远地区的同胞,常常得折腾好几天才能搞定证件。



现在好了,大陆把一次有效台胞证的签发口岸扩展到100个,覆盖范围那叫一个广。你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基本出门就能办。县级以上出入境部门直接能办5年期台胞证,真的是一次到位。对台胞来说,这不仅仅是方便,而是实打实的生活福利和归属感。

试想一下,原来“过来看看”都难,现在直接“想来就来”,两岸民间的交流、合作、甚至家庭团聚,都会越来越多。这种政策红利,台岛当局给得出来吗?

再看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个象征,没太大实际作用,但别忘了,法理和历史从来都是大事。设这个纪念日,是在提醒所有人,台湾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的一部分,这一点,谁也改不了。



每年一次的纪念,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宣示。你看,有些台岛政客可能嘴上不服,但民间的共识其实是在慢慢增强的。尤其是近年来,台胞在大陆创业、就业、求学的越来越多,认同感自然水涨船高。

故事还没讲完。郑丽文在国民党内部改选中胜出,这不是小事。她公开喊话要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岛内蓝营的气氛也开始变得务实起来。以前动不动就搞“抗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只有和平才有未来,只有融合才有出路。

这种转变在岛内年轻人身上尤为明显。你说让他们守着岛内那点资源,过日子能有多大盼头?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台胞主动到大陆发展,用脚投票,说明了一切。



而且,最近岛内著名网络红人“馆长”也去了大陆,拍短视频、做直播,给岛内民众展示大陆的真实面貌。这一波操作,直接戳破了台当局多年来营造的信息茧房。

原本那些对大陆的误解和偏见,正在被一点点打破。你想想,台胞亲自体验大陆生活,回来后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影响力比什么宣传都大。民进党想封锁信息?现在已经越来越难了。

但与此同时,台岛当局似乎还没从自己的世界里醒过来。赖清德还在鼓吹所谓“台湾之盾”,说要效仿以色列的“铁穹”系统,打造什么多层防御网。听起来挺唬人,但实际操作呢?



先不说美国会不会真的全力支持,单靠岛内那点军工和美方卖过来的二手装备,真能挡得住科技和实力都远超自己的对岸?

台岛的“中山科学研究院”弄出来的“无人机防御系统”,号称能拦截大陆无人机,可岛内专家自己都说,这玩意儿连民用级无人机都难搞定,更别说应对真正的军事威胁了。

再说美方的支持。表面上看,美国卖了不少装备给台岛,承诺提供安全保障。可回头看看,阿富汗、乌克兰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美国真到关键时刻,会不会“拍拍屁股走人”?岛内不少清醒的人心里都有数,所以民进党口中的“铜墙铁壁”,其实更像是一堵自我安慰的“心理墙”。



说到底,经济才是硬道理。台岛和大陆的经济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谓的“脱钩”,喊得再响,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台企往大陆跑,参与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抓住大陆市场这条大船,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台岛如果自己关起门来,结果只能是经济被边缘化,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难。所以你看,岛内有远见的企业家和年轻人,早早地把未来押在了大陆身上。

“统一”议题不再避讳,岛内民心悄然转向

这一轮对比,谁在为台胞谋实利,谁又在闭门造车,谁对台胞真正友好,答案其实很明显。大陆的政策是实打实的,给台胞带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而岛内当局则是停留在“口号”和“防御”上,越搞越封闭,越搞越脱离实际。



更有意思的是,台岛内部的风气也在变。郑丽文胜选后,岛内关于统一的讨论明显多了起来,以前谁敢公开讲“统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敢说了。

甚至有人开始讨论,未来两年两岸关系会不会有大变化。虽然大陆一再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明确表示暂无官方统一时间表,但民间的热度和关注度已经大大提升。

岛内民调也反映了这种心态。越来越多的台胞表示,更关心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不想被卷进所谓的“战争边缘”。赖清德这套“备战避战”的说法,其实很难再忽悠得了大家。



老百姓都清楚,真打起来,受苦的一定是普通人。与其跟着政客折腾,不如踏踏实实谋发展。这种情绪蔓延开来,对民进党当局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再说大陆这边,各类台胞交流、创业创新活动层出不穷。台胞在大陆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的例子越来越多,无论是医疗、教育、就业,还是住房、社保,都在不断完善。

以往台胞担心的“身份认同感”问题,现在已经不是问题。大陆各地举办的两岸青年论坛、创新创业大赛,参与人数年年攀升。台胞在大陆找到归属感和发展空间,已经成了常态。



国际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全球经济重心逐步转向亚洲,大陆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越来越响。不管是“一带一路”的推进,还是亚投行等国际合作,都是实打实的影响力提升。

台岛如果继续拒绝融合,最终只会被边缘化。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摆在眼前的现实。想靠外部势力“撑腰”,在国际格局中站稳脚跟?越来越难。

大陆方面一直强调,推动两岸融合、实现和平统一,是出于民族大义和历史责任。不是谁想“吞并”谁,而是血浓于水、命运与共。大陆的底线从未改变,对极少数“台独”分子有足够的反制能力。同时,大陆也展现了最大的善意,只要台胞愿意合作、交流,就会给予最大的包容和支持。



当然,岛内还有一些激进分子还在试图“以武拒统”,鼓吹对抗。可现实情况是,台岛的军事和经济资源都有限,靠封锁、靠对立,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孤立。民心的变化、经济的融合、政策的支持,都在悄悄地推动两岸走向更深的融合。

结尾也不绕弯子了。当前的两岸局势,谁主动谁被动,谁在顺应历史、谁在逆流而动,大家心里都有杆秤。岛内政客继续“筑墙自守”,终归守不住现实;而大陆的开放和融合,才是长远之计。



未来两岸走向如何,最终还是台岛同胞要用自己的选择来回答。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谁也拦不住。不知道有些人,是不是还真以为,靠几块“盾牌”和一堆口号,就能挡住这股势不可挡的潮流?

参考:赖清德4100亿打造“刺猬岛”,美对台军援急刹车,外交部一句话定调——搜狐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求知所 incentive-icons
历史求知所
历史并不枯燥。
6988文章数 662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