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冬天,大连的街头冷得让人直打哆嗦。街角一家“仁和轩”的理发店大门突然被推开,一股寒气直涌进店里。
理发匠查子香搓了搓冻得僵硬的手,然后径直朝自己的工具台走了过去。他先是轻轻抚摸着一把剃刀,然后又拿起旁边用布裹得严严实实的斧头,然后他低声嘀咕的说道:师父,今天这刀,磨得够锋利了。
师父吴庆业抬头看向他,目光复杂地在他脸上停留了一会儿,最后只是沉重地点了点头,而同时喉咙里发出一声叹息。
![]()
其实查子香的人生起点很低,他出生在湖北广济县梅川镇的一个穷苦农家。
1912年出生的他,只读了4年的私塾,然后就不得不辍学去放牛。少年时期革命的火种曾短暂照亮过他灰暗的生活。
1928年,在他家乡成了红十五军的活动区域,当时他还当上了儿童团长,心理第一次让他燃起了改变命运的希望之火。
可好景不长,国民军队反扑过来导致红军被迫撤离,生活的重担又像巨石一样压在了他身上。
为了糊口他学过织布,但那时候的世道实在太艰难了,织机根本挣不来几个钱。后来经人介绍,他又来到了大连,投奔开“仁和轩”理发馆的同乡吴庆业师傅。
![]()
1934年深秋,查子香踏上了大连的土地。位于南山区昆明街与华昌街交界处的“仁和轩”,从此这里就成了他漂泊途中的一个落脚点。
他平时话不多,但是干活却很勤快,每天在热气腾腾的水汽和剃刀“沙沙”的响声中,靠双手赚着微薄的收入。
因为他稍微懂点日语,查子香之所以会日语,是因为他当时谋生的地方在大连,正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日语在那里的街头巷尾、工作生活都离不开的。
他在理发店工作,来的很多顾客都是日本人,为了能沟通、能挣钱养活自己,他不得不学、不得不说。这门为了生存而学会的语言,后来却成了他接近日寇、为民复仇的武器。
![]()
那些日本人总是一副傲慢的样子,对中国人肆意轻蔑、呵斥,这些就像一根根细小却尖锐的刺,日复一日地扎进这个湖北小伙子的心里。
表面上他总是挂着理发匠应有的谦卑笑容,其实暗地里怒火却在他心底悄悄燃烧。每到夜深人静他擦拭剃刀时,那冰冷的刀刃就像在回应着他压抑已久的愤怒。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的消息传到了大连,全城的日本人欣喜若狂,像疯子一样。
而且就在这一天,他们还在市中心搞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庆祝占领南京大捷”活动,同时还为侵华阵亡军人举行追悼会。
旅顺要塞司令、关东州厅长官、“在乡军”头目等1万多人聚集在一起,周围有森严的宪警把守。
他们在会场里摆满了菊花,中间飘扬着象征军国主义的“武运长久”旗帜,哀乐和颂歌怪异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满是侵略者嚣张跋扈的气息。
![]()
此时查子香穿着特意准备好的和服,怀里揣着那把沉重而又锋利的斧头,他悄悄的混进了人群。
他神色平静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的参加者。他穿过层层人群,眼睛像鹰一样紧紧盯着目标,他看着那位戴着醒目军衔标志的日军高级军官。
那个军官正毕恭毕敬地向神龛行九十度的鞠躬礼。就在他低头弯腰、表现出绝对征服姿态的那一刻,一道寒光闪过,打破了这虚假的肃穆!
![]()
查子香突然大步上前,积攒已久的力量和仇恨随着一声怒吼迸发出来,他说道:血债要用血来还!他抡起利斧,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劈了下去!
斧头深深砍进了军官的脑袋,那个刚才还耀武扬威的家伙连哼都没哼一声,就像烂木头似的倒在了地上。
整个会场瞬间安静,过了半秒钟后查子香又像猛虎一样扑向旁边另一个吓呆了的日本人,再次挥动利斧,砍断了他的一条胳膊!
鲜血四处飞溅,染红了日寇精心摆放的菊花和旗帜,也撕破了侵略者所谓的“胜利”假象。
![]()
尖锐的警报声划破空气,如狼似虎的宪警立刻冲了过来。查子香奋力挥舞着斧头抵抗,但最终寡不敌众很快就被打倒在地。
他被日军粗暴地拖走,关进了大连警察署那暗无天日的黑牢里。这一关就是将近2年,那是一段漫长而又残酷的煎熬。
在那不见阳光的地牢里,皮鞭抽打、棍棒击打、烙铁烫身,各种酷刑轮番上阵,日军想尽一切办法要从他嘴里套出幕后指使者。
可查子香就像一块坚硬的礁石,始终沉默不语。当敌人凶狠地逼问道:“是谁指使你干的?”
他只是冷冷地一笑,眼神里充满了仇恨和坚定:“指使?是南京城里30多万冤死的灵魂在指使我!是你们这些豺狼欠下的血债在指使我!”
![]()
1939年9月,秋风瑟瑟的日子里,浑身是伤的查子香被押往刑场。日寇最终选择了极其残忍的电刑来结束了他的生命。
当致命的电流穿过他年轻而顽强的身体时,他没有哀求饶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嘴里反复念叨的不是家乡的亲人们,而是那个充满苦难与屈辱的名字,“南京!南京!”
这悲愤的呼喊,是他留给这世界最后的控诉,也是对这个民族最深情的告别。这一年他才27岁。
![]()
查子香倒下了,倒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也没有显赫的身份,甚至没能等到胜利到来的那一天。
然而他用一把理发师用的斧头,在侵略者狂欢庆祝的日子里,在敌人的心脏地带,砍下了刽子手傲慢的脑袋,打破了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
新中国成立后,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全国升起时,查子香的家乡湖北广济县,也就是现在的武穴市,人民政府郑重地追认他为抗日烈士。
![]()
这位普通理发匠的名字,终于从历史的尘埃中被找了出来。他那勇敢的一斧,是底层人民对暴行的最激烈反抗,是卑微者对压迫的最悲壮抗争。
更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它无声地告诫着后人:尊严高于一切,为了尊严而举起的武器,即使折断了,也是不朽的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