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地里忙了一晌午,你先过。”“你急着到镇里办事,你先过。”8月21日上午,商丘市梁园区观堂镇冯楼村村西的南北路上,明明可以双向通行,两个老汉却格外谦让。
七月底,梁园区委第五巡察组进驻观堂镇,查阅冯楼村信访台账发现,村民张自成多次反映家门口出路问题未解决。当即走访该村,只见这家村民家门口杂草丛生,一米多宽的小路被三辆锁链相连的废旧车辆堵得严严实实,根本无法通行。询问周边邻居,回复冷淡——关于这条路,多年都没能解决,巡察组来了又能怎样!原村支部书记田文军说:“家门口出路被阻,老张头生产生活极不方便,几季庄稼晾晒不及时都发霉了,看着让人心疼。”一条普通的小路为何几年不能开通,是村干部不作为还是另有隐情?巡察组决定从这条路开始巡察。
八月的天气酷热难耐。工作人员一趟趟找村干部、村民了解情况,村民们看出巡察组不解决问题绝不收兵的决心,由不信任到慢慢靠近打招呼,最后道出原委:老张头性格倔强,与邻居关系相处不融洽,本来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一拖再拖。
“村居巡察不仅要发现表面问题,更在于推动解决乡村治理中的顽疾。”区纪委书记、区委巡察领导小组组长刘西尧在动员会上的讲话响在耳边。巡察组严肃地向被巡察单位传达区委领导要求:“保障群众出行权益是民生底线,必须立行立改、马上解决!”次日回访时,路障已被清除,物理意义上的“通路”工作完成。
通路只是第一步,化解心结才是根本。随后一周时间里,巡察组化身“调查员”,查阅村民宅基地档案材料,走访知情老党员、村干部,厘清纠纷背后原因;当好“调解员”,联合镇、村干部做工作,双方达成一致后,见证人、当事人三方签下协议书,三、四年的纠纷终于得以化解。于是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出路被打通,调动了村民积极性。宅基地纠纷、争地边、邻里矛盾等问题,一时间反映电话不断。巡察组逐一录入台账,做好梳理分类,工作有了主动权,巡察工作不断向纵深迈进。
家门口的路通了,干部群众加深了对巡察工作认识,邻里间更加和谐。冯楼村村干部说:“巡察组的工作作风,使冯楼村委班子深受启发。”巡察组给予回复:“一名合格的巡察人员,不仅要紧盯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还需具备一种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黄波 通讯员 韩际东 刘汉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