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多知
作者|王上
身为父母,淘云科技的刘庆升和吴玉胜时常思考,“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到孩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孩子们还有哪些困扰没有被真正解决?”
看着自己的孩子使用词典笔,翻看用户们的反馈,再看看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学习产品,他们渐渐发现,那些看似方便的工具,其实离孩子们真正顺畅、高效的学习体验,还有一段距离。
于是,在这个秋季开学季,淘云科技带来了一个学习的新伙伴“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它不再只是一支笔,而是融合了词典笔、听说宝、学习机、电子书、翻译机和学生相机六种工具的核心能力。孩子们用它,不仅能查词,更能应对作业、解决错题、进行课外阅读……在学习的各个瞬间,都能得到及时、高效的帮助。
它大小就像当年的iPhone4,一手可握,装进书包很轻松。不同于学习机强调“系统学习”,K6聚焦孩子们每天高频的“扫题”和“拍照”动作。技术上,它仍然会继承阿尔法蛋高速词典笔引以为傲的“高速开机”和“彩色识别”等优点,更突破性地去掉了物理视窗,实现了更宽、更快的多行扫描,阅读和操作体验更自然流畅。
每一次打磨新产品,阿尔法蛋内部都有一个朴素的衡量标准:“这功能,我们自己愿不愿意给孩子用?做出来后,我们的孩子能不能用好、用顺?”这款扫拍学习机,正是一群工程师父母带着对孩子的理解与关爱,用AI技术悉心“孵化”的成果。
正如刘庆升和吴玉胜所说,阿尔法蛋为的是"帮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难题去打败孩子”。
01发现“孩子未被满足的学习需求”
浙江杭州,七年级学生小悦(化名)的书桌摆着词典笔、听说宝、学习机、错题打印机,总价超6000元。
每天放学后,小悦就像个“设备操作员”:查生词要拿起词典笔,听课文必须切换听说宝,看视频讲解要打开学习机,批改作业又得用学习机或者手机......这些硬件互不连通,但家长没时间全程监督,又担心孩子荒废学业,只能买来一堆学习硬件。
这样的场景在中国家庭中并不罕见,在两年前,阿尔法团队就已经看到了类似的痛点,但当时技术条件并不成熟。
刘庆升告诉多知:“虽然词典笔解决了查词问题,但孩子们还有诸多学习需求未被满足,如全学科学习、同步视频、大屏阅读、高效输入等。此外,词典笔存在两个根本问题:一是屏幕太小太窄,显示和交互体验受限;二是扫描输入在面对大段文字(如作文批改、整段翻译)时体验不佳。“虽阿尔法蛋词典笔尝试加入摄像头,但受限于笔形设计和屏幕尺寸,拍照体验并不理想。”
吴玉胜则看到了孩子学习场景的更多可能:“孩子桌上琳琅满目的学习设备能不能合并为一台?很多设备只能在课桌前用,能不能带出去在咖啡馆、自习室,甚至是在路上用?能不能面向孩子们出一台像大人手机一样高频、随时可用的学习‘利器’?”
五年来,阿尔法蛋词典笔几经迭代。可以看到,阿尔法蛋词典笔早期的基础想法是 “把 20 本工具书放进一支笔” ,而后几年不断叠加实用性的功能,拓展了更多的学习需求:从查词到教语法、讲汉字文化,再到能讲解题目步骤。
阿尔法蛋词典笔已经占据行业头部选手的位置,如何再向上走?
针对词典笔功能和硬件以及学习场景的局限性,阿尔法蛋希望通过一款新产品帮助孩子更便捷、更高效地学习,不仅可以学单词、汉字,还能学语法、句子等,还可以实现题目批改,作文批改。它就像一位始终在线的学习伙伴,无论是上学路上的碎片时间,还是书桌前攻克难题,孩子用一台设备即可。
这就是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诞生的起点——填补“便携多场景即时学习”的空白。
吴玉胜认为:“真正的难点和耗时在于前期的需求确认和技术预研攻关,后期开发反而快。在决定做一款新产品时,我们坚持‘发现真需求-技术预研攻克- 产品落地’的思维方式。”
阿尔法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研发,其核心价值在于精准解决用户痛点并持续优化体验,这种基于真实需求的创新才具有真正的市场意义。
今年春节后,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正式立项,项目研发团队近100人。
02“便携、高频、多场景”
“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不算颠覆学习机,更像是创造了一个新品类——高频便携式多场景学习机。它是词典笔的深度进化,与学习机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吴玉胜说。
“如果说学习机是家里的‘台式电脑’,那么K6则是孩子的‘学习手机’,它更小更快,走到哪儿学到哪儿。”吴玉胜认为,“K6瞄准的是高频学习,与日常学习强绑定,匹配孩子学习多场景,整合孩子碎片化学习习惯。”
阿尔法蛋团队对阿尔法蛋 K6 扫拍学习机寄予厚望,其命名暗藏深意:“K” 取 Key(钥匙)、Kid(儿童)、K12(目标学段)首字母,象征产品是为孩子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6” 则代表 “六合一” 全能体验,整合词典笔、听说宝、学习机、有声电子书、离线翻译机与学生相机六大产品核心功能,适配孩子多场景学习需求。
吴玉胜介绍,针对这款新产品的名字,阿尔法蛋团队想了很多,最终选择“扫拍学习机”是因为它最直白地告诉用户:既能扫(扫描查词查题),也能拍(拍照输入整页/整段),核心是服务于学习,至于“一台顶六台”绝非简单拼凑,而是把底层数据贯通带来的深度融合和体验升级。
对于智能学习硬件产品来说,最怕的是“吃灰”——买后闲置。而产品如果主打“高频学习”,或许可以解决该难题。
吴玉胜解释,孩子每天学习90%的时间都是在跟作业、课本、试卷打交道, K6能高效解决作业辅导、课本扫查、试卷答疑等需求。
顺着用户需求倒推,这款产品需要瞄准高频使用,且能拍能扫,屏幕需要比词典笔大、比学习机小,需要有摄像头……
K6是全屏形态,在研发阶段,曾尝试了7英寸、5英寸、4英寸屏等多种形态,在广泛征集家长和孩子意见,最终确定5英寸屏的K6形态。
在功能上,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集合了“六台设备”的核心功能,就“词典笔”品类而言,它在屏幕、功能、场景、技术四大维度进行了延伸与深化。
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背后诸多想法和功能直接来源于用户,在阿尔法蛋,很多工程师、产品经理、教研都是父母,他们会观察自己孩子的学习行为。同时,这一年来,阿尔法蛋产研团队在合肥和重庆针对100个用户进行了深度调研。
阿尔法蛋产研负责人宝哥(化名)的女儿是阿尔法蛋高速词典笔的重度用户,有一天她说:“词典笔扫查词确实很方便,但是,扫作文就很麻烦,需要一行一行的,翻页也很累。”
其实这个问题其他用户也有反馈,宝哥也曾思考:“词典笔都有物理视窗,它就像开车有前挡风玻璃一样,没有它就不知道车开到哪去了,但它确实有割裂感,它能不能取消?”
阿尔法蛋 K6 扫拍学习机采用5寸高清视网膜屏,扫描宽度加大,从单行到10行以上,这突破了词典笔的局限,扫描功能强大。
同时,令人振奋的是,经过阿尔法蛋团队近两年的努力,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摒弃了传统的物理透明视窗设计,采用独家专利的“所见即所得”全面屏设计,按压后屏幕实时显示扫描区域。那块曾经不得不存在的“玻璃”消失了,现在,屏幕可完整呈现一段课文、一道复杂数学题的全部题干,无需频繁切换页面或多次扫描。
采用一体化全面屏设计后,效率和可靠性显著提高,也拓展了更多的功能,比如,使用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扫描语文文言文时,全面屏可将原文、注释、翻译同时清晰展示,方便孩子对照学习,增强知识获取的连贯性与系统性。
在重庆街头的调研让阿尔法蛋产品经理阿毅(化名)印象深刻:“有不少家长给孩子买的是教辅,都是文字讲解,比如英语,有的单词不知道怎么发音,虽然有的教辅有二维码,但需要用手机扫,比较麻烦。”这个细节让团队发现,能够同步中小学主流教材的课文音频和考试听力音频缺失,同时,现有工具割裂的体验,正在消耗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在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中,它不仅能精准扫描教材文字,还增加了教材里的原声音频和知识点讲解视频,并配以互动学习,发音评测,比听说宝/复读机更方便地听读课文、练听力口语。
在听方面,除了扎根课本之外,也可以课外拓展。根据京东图书2025年《世界读书日小调查》显示,65.3%的家长每年为孩子购买6本以上课外书籍,年购书支出超500元的人数占比达到59.9%,而为孩子买书投入500元以上的人数占比更是高达76.7%。
这意味着,每年家庭的阅读支出是一道隐形门槛。阿尔法蛋为减轻父母的负担,耗资千万元购买课外读物版权。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内置新课标推荐的主要书目,总共1000多本,用户终身免费,5英寸屏适合阅读;并且,利用TTS技术,K6重点强化“听书”功能,可在路上、用餐时、睡前等时间使用。
屏幕扩大后,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能实现学习机高频使用的三大刚需场景:教材同步学习、同步视频课、作业辅导答疑。在作业辅导答疑环节,K6通过大模型动态解析步骤,而非直接给答案。
同时,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配备了64G大内存,可以下载内容到本地,在无网络时使用,还支持离线中英翻译。
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还有学生相机功能,定位为学习场景服务,可拍错题、拍板书作业、拍学习资料、简单合影。在吴玉胜的设想中,该功能有较强的延展性。
“我们相信K6必将成为市场爆款,但在此之前,我们仍会精益求精地打磨每一个产品细节,确保交付给用户的是真正经得起考验的产品。”吴玉胜信心十足。
在他看来,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有便携、高频、多场景覆盖的特性,这决定了其市场规模可以类比成年人的手机或者平板,大于传统学习机。值得注意的是,学习机每年仍在高速发展。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学习机的年销量接近600万台,增速25.5%。
03不停歇的“效率革命”
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在算法和工程上实现了多项突破,这背后是阿尔法蛋10余年的技术积累。其中,输入效率是核心突破。
效率提升是学习工具研发的核心目标,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从用户实际场景出发解决关键痛点。
多知观察到,屏幕采用全屏形态,消灭“视窗”是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的一个创新点,进而实现“扫得更宽更快,拍得直观高效”。刘庆升提到:“全面屏的沉浸式体验让孩子阅读时不再有‘隔着玻璃看书’的割裂感。”
实际上,吴玉胜提到,在两年前阿尔法蛋团队就发现了“所见即所得”全屏形态的需求,当时就申请了相关专利,但彼时技术条件不成熟。
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为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全面屏设计提供了支撑。刘庆升解释:“背后是显示技术和识别算法的全面升级,取消物理视窗后,设备内部空间布局得以优化,可搭载更先进的扫描摄像头与处理芯片,提升图文识别速度与精准度。”
在输入效率方面,阿尔法蛋一直走在行业前沿。早在2023年6月,阿尔法蛋AI词典笔D1实现了高速开机,提笔就能唤醒查词,用户几乎感觉不到开机时间。
此后,阿尔法蛋高速词典笔都延续了“高速开机”功能,也迅速引发行业跟进,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亦将沿用这一功能。
在阿尔法蛋高速词典笔D1之前,各大厂商都在卷扫描即时性,如0.5秒查词,但忽略了开机的痛点。彼时,行业的所有词典笔有20秒左右的开机时间,这就意味着孩子在遇到不懂的生词、单词的时候,要先等20秒才能使用,这样一来,孩子在焦急等待中,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
为此,阿尔法蛋团队前后投入了上千万元:用了两个主芯片,一个芯片负责拍照扫描集成,一个芯片负责开机,因为开机之后屏幕才能够显示,所以图像数据采集同步处理,两个同步进行,灯一亮,结果就开始输出;从底层算法到固件、 硬件、电路板、软件等进行了重构。终于,用了1年多的时间,阿尔法蛋解决了高速开机的问题。
刘庆升认为,“虽然只是少了20秒的开机时间,但这个20秒真的让孩子即扫即查,有效保护了孩子的学习专注力。”
“高速开机”也得到了用户的正向反馈,以阿尔法蛋AI词典笔D1 Ultra为例,多知京东、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发现,多数用户都提到了其提笔就能扫,识别快。
刘庆升介绍,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将在延续高速开机的基础上,继续提升效率。
如通过多核并行处理、畸变矫正算法等手段,将单行扫描升级为同时识别10行以上文字;在保持笔形设计的前提下,克服宽视野摄像头的图像变形难题;同时集成扫描、语音、键盘、触摸四种输入方式,形成多维效率矩阵。这些创新不仅提升操作效率,更通过大模型的语义理解过滤闲聊内容,确保知识检索的准确性,在硬件交互和软件算法两个维度实现效率与质量的统一。
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的数据贯通也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效率,告别学习桌堆满硬件的烦恼。
当下,在AI的加持下,学习流程的各个环节可能都实现了智能化,但是,多数产品可能依然停留在单个场景、单个环节、单个问题层面。
在吴玉胜看来,K6最大的优势不是功能多,而是数据底层打通。K6的核心是数据贯通,即孩子扫过的生字会自动关联到课文,扫描课文的内容会自动关联到听说宝的听课文。“他们不仅仅是六个孤立的设备,而是彼此之间有学习数据互通,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吴玉胜说。
在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研发过程中,阿尔法蛋遇到了不少棘手的挑战,工程师们一起耐心打磨、逐个攻克,就像解开一个个复杂的绳结,最终让技术难题迎刃而解。
值得注意的是,阿尔法蛋始终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来进行“效率革命”。尽管淘云科技对大模型技术研究颇深,但在应用上却十分审慎。例如在作业辅导场景,虽然直接使用大模型生成答案效率最高,但这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刘庆升解释,阿尔法蛋拒绝用大模型“自由生成”,而是运用大模型进行内容理解、推理与分发。如AI答疑功能,用大模型理解题目和拆解步骤逻辑,但答案和核心知识点来自教研标注的专业库,并清晰标注来源。
“通用大模型存在幻觉、随机性、语言输出不适合孩子等问题。直接用于教育场景风险高,孩子需要的是精准、可靠、在教研理论指导下适配认知水平的内容。”刘庆升说,这正是阿尔法蛋团队一直以来秉持着对教育的敬畏心,努力为产品构筑的核心壁垒。
04“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非制造问题打败孩子”
在科技与教育交汇的十字路口,阿尔法蛋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当行业竞相追逐参数竞赛、沉迷于技术炫技时,这家企业却将“父母之心,用AI孵化”刻入产品基因。
在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的设计中,浸润着阿尔法蛋团队“懂教育、爱孩子、有责任”的底色。这三个简单却厚重的词语,也是超百万选择阿尔法蛋的父母的真实写照。
阿尔法蛋的产品设计基于对教育的认知和理解,在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中,“懂教育”化作无数个细节:解题时坚持只给步骤不给答案的设计,源自对学习规律的尊重;分龄呈现内容,如学习汉字,一年级孩子看到的是蹦跳的汉字动画,五年级学生读到的是相关知识拓展;在作业辅导环节,坚持步骤级别的解答,而非直接给答案;反对“海量题库”噱头,追求“母题”价值和精准内容……
阿尔法蛋研发一款新产品,从发现真需求到技术预研攻克再到产品落地都是以孩子为中心,爱孩子之心流淌在血液中。
在学习汉字时,孩子语音问“měi”(美)字怎么写,很多产品可能会利用大模型随机选一个同音字并用复杂文字描述笔顺,这对识字量少的孩子是更大的难题。阿尔法蛋高速词典笔和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的做法是:调动构建的专属内容库,列出所有同音字(美/每等)让孩子选择,然后展示生动的笔顺动画,再关联汉字演变等拓展内容。用对孩子最友好、最直观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这种设计哲学上的分野,恰如刘庆升和吴玉胜数次强调的“我们希望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非制造问题打败孩子”。
阿尔法蛋建立起近乎苛刻的产品上线标准,体验不达标坚决不上,即使错过销售旺季。这种责任心贯穿整个产品周期:“在测试过程中,功能是否愿意给自己孩子用?”“开发完成后,自己孩子能否用得好?”阿尔法蛋的每个产品都经历了这样的“扪心自问”和实际洞察。
接下来,根据孩子的需求,吴玉胜提到,阿尔法蛋扫拍学习机K6将持续优化体验。未来,还将探索孩子的天赋和兴趣,基于多维度、全场景的使用数据,结合脑科学,引导孩子更好地发展。
今年,阿尔法蛋十岁了。
从最早的智能陪伴机器人产品,到后来的词典笔、围棋机器人,再到今天的扫拍学习机,十年间,阿尔法蛋的产品在变,但“一切为了孩子开心学习和快乐成长”的初心,始终没变。
他们一直坚持“长期主义”,不追逐短期的热度,不制造让人冲动消费的“网红产品”。刘庆升和吴玉胜常说:“能让我们活下来的,恰恰是种‘慢’。”这份“慢”,是始终相信踏实和长远的价值,是甘愿用十年,为孩子认真做好一件件事。
看起来阿尔法蛋走得不快,但恰恰是这种不浮躁、不焦虑的坚持,让它真正走进了那么多家庭的日常陪伴中。慢,其实是另一种“快”。
相信教育是静待花开,愿意陪孩子慢慢来。选择阿尔法蛋的家长们,其实也一样,与阿尔法蛋走在同行的路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