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所说: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情感纽带、民族徽记和精神母题。由于龙图腾崇拜拥有悠久的历史,数千年来,人们用各种方式想象龙、描写龙、再现龙,让龙攀附在可视的金属、建筑、石刻、陶瓷、玉石、漆器、服饰等器物上。作为文化标识的龙,从萌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发展到清代的漫长岁月里,其形象完成了低级—高级、简单—复杂、朴素—华丽的升级。
新疆察吾呼墓地出土春秋时期龙纹镜
与龙文化史相伴随的中国铜镜铸造史也极为悠久。在诸多文明造物中,铜镜因其高超的工艺水平、精巧的纹饰铸作、多样的铭文书体,成为我国最具特色的历史文物以及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特别是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铜镜制作工艺与镜背纹饰,为后人提供了某个时代在铸造、文学、书法、绘画、民俗等方面的诸多信息,映射出国力盛衰、思想观念、民俗审美等方面的重要流变。
如果将龙和铜镜进行结合,便会产生一个微小但富有研究价值的变体——铜镜上的龙纹。简言之,铜镜龙纹是在镜背通过纹饰对龙崇拜的一种再现与具象化。与2017年出版的讲究“螺蛳壳里做道场”、管窥镜中古人日常生活的《鉴若长河:中国古代铜镜的微观世界》一书不同,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霍宏伟先生的新著《飞龙在天:中国铜镜史上龙纹形象的三次转变》,以翔实的文字记述、丰富的图片资料,借古鉴今,对中国古代龙纹铜镜发展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通过铜镜上龙纹形象与内涵的变迁,形成了更为宏观、阔达的中华文明镜像。
《飞龙在天:中国铜镜史上龙纹形象的三次转变》,霍宏伟 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5年出版
照镜子,能看五官、正衣冠;而以史为镜,更能辨真相、明是非。同样,在铜镜里,我们能看到中华龙文化在萌生、发展、成熟各个阶段的特征以及不同时代龙纹的形态特点。《飞龙在天》一书对铜镜与龙纹两条线的双重观照,将铜镜史、龙文化史有机地结合起来。更为有趣的是,这两条线不是平行的,而是高度重合、叠加的。
首先,学界一致认为,龙文化大致经过了龙山文化—秦代发展阶段、汉代定型阶段、魏晋—唐完善定型阶段、宋—清固定阶段;而综合来看,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艺术高度,唐代亦是铜镜发展史的巅峰。可见,受综合国力和审美风尚的影响,龙文化和铜镜文化发展的轨迹几乎是完全吻合的。
其次,铜镜龙纹的历史起源与演变历程恰好又折射出中华文明发展的高低起伏。铜镜龙纹贯穿中华民族文明史始终,与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工艺等其他文明史几乎是同步的,从中恰好可以窥见中华民族在物质技术、精神文化方面的发展脉络。霍宏伟对以铜镜为载体的龙纹形象的三次转变,即战国晚期至西汉、隋末唐初至盛唐、晚唐五代至北宋的划分,恰好也与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的兴或衰相契。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三次转变时逢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风云变幻的重大转折点。第一,春秋战国的龙纹,面目清新,自由奔放,极富动感,一改前朝青铜器、玉雕上的龙纹沉重神秘、怪异狞厉的程式化风格,吉祥寓意和神性得以增强,尤其是身形从蛇形变为兽形,一直影响到了后世的唐和五代。这一转变与这一时期社会思想发生重大变革相关联: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得以逐步确立,赓续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举国变法,社会的变革反过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这为铜镜龙纹的第一次转变创造了文化“土壤”。第二,自汉代刘邦制造龙感生的神话,从而为自己坐上皇帝宝座创造合法性,龙纹一定程度上成为皇权的代名词,也逐渐生发出气壮山河的势头。唐代龙纹愈发具有帝王气派,甚至一改汉魏时的奔腾之势,略显富态。如霍宏伟所形容的,身形强健、四肢有力、鳞爪飞扬的盛唐龙纹镜,反映出大唐气象的恢弘与豪迈。李隆基为大臣颁赐“千秋镜”以彰显皇恩浩荡,从中可见帝王和整个宫廷对龙纹镜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龙甚至成了帝王的专属物,具有了排他性。第三,如潘鲁生《中国龙纹图谱》中所言,“宋代是龙纹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宋龙的形态更加修长洒脱,矫健奔越,又不失清秀美感,充分反映出这一时期社会审美的高度发达和成熟所形成的“宋式审美”。在固定的理论范式指导下,龙的样式被规范化进而固定下来,垂范、浸润后世数朝。
故宫藏清代彩漆双喜龙凤镜
“知来处,明去处”,以历史远观未来,总是可以为文明历史研究增加新的思考角度。总体来看,本书副书名中所言的“龙纹形象”,体现的是中国风格和东方神韵。从表面来看,其或昂扬,或衰颓,彰显的是每个王朝的国运气象和审美情趣;从更深层次来看,无论是原始图腾,还是帝王化身,无论是国家象征,还是民族符号,“龙纹形象”何尝不是创作它们的帝王或工匠们的不同心境和想象的表征呢!总而言之,政权兴衰、朝代更替、人世沧桑……都对铜镜龙纹形象塑造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刻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迹。
一方小小铜镜,背后却有大方世界、天地乾坤。与其说,霍先生研究的是镜中龙,倒不如说,他研究的是镜中史、镜中人。
原标题:《龙能观盛世,镜可照千秋》
栏目主编:朱自奋 文字编辑:金久超
来源:作者:潘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