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接群众反映称,称晋中市寿阳县朝阳镇草沟村多家煤场长期违法生产,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记者实地调查发现,这个位于307国道旁的小村庄已然成为煤炭违法生产的“重灾区”。
8月21日记者在寿阳县朝阳镇沿草沟村西的小路北上,一座座露天堆放的黑色煤山正以“集群之势”吞噬着村庄的蓝天与沃土。这些煤山既没有苫盖,也没有喷淋防尘措施。一阵微风掠过,黑色粉尘便如“黑雾”般扩散,瞬间笼罩周边的玉米地和不远处的村庄。
这里并非单一煤场的孤立污染,而是由联海煤炭加工有限公司、汇建利鑫工贸有限公司和广鑫煤炭加工有限公司扎堆违法露天堆放,形成多点绵延的“黑色污染带”。黑尘蔽日、污水横流的景象已成常态。形成了独特的“抱团”违法现象。这些企业之所以敢于明目张胆地违法生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形成了规模效应以及监管的缺失。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煤炭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必须密闭贮存,无法密闭的需设置不低于堆放高度的围挡,并采取覆盖、喷淋等降尘措施。然而,沿线多家企业均未按规定执行。其中,广鑫煤炭加工有限公司及联海煤炭加工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曾被媒体曝光还存在违法占地情况。
记者在草沟村走访时得知,寿阳县环保局工作人员偶尔也会前来检查,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检查前后,煤场就会提前收到通知,暂时停止排污或者简单覆盖一下煤堆。”
在该村一户村民的屋顶上,瓦片缝隙间积满黑灰,农田里的玉米叶被煤灰包裹成灰黑色,部分农作物已发黄,轻轻一碰便簌簌掉渣,靠近煤场的几十亩耕地已出现土壤板结。煤尘中的多种有害物质,长期侵蚀着附近村民,增加他们罹患尘肺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风险。
当地媒体8月18日曾以《我县307国道部分路段存在环境问题亟待改善》为题发布报道,明确指出:部分企业厂区院内路面积存煤灰未能及时清扫,存在扬尘隐患。
多家煤场连片违法,监管却视而不见,这背后到底是监管能力的缺失?还是黑色利益的输送?分散式煤场监管难度本就高于大型企业,监管部门若放任企业违法生产,极易形成“法不责众”的恶性循环,最终让村民付出健康和生存的代价。
当前,山西正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攻坚,寿阳县也在强调“绿色发展”理念。草沟村北的“黑色污染带”与监管的长期缺位,无疑是对环保政策的公然挑战。对于这些情况难道寿阳县环保局不知情?还是另有隐情?网友强烈期待上级纪检监察和环保部门介入深查,不仅要依法严惩违法排污企业,更要彻查监管部门为何对“集群污染”放任不管,让失职渎职者付出代价,还村庄一片应有的蓝天。
来源:纵深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