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未发先炒:二手市场溢价超4倍,黄牛日赚数万
8月21日,泡泡玛特即将发售的迷你LABUBU及MOKOKO系列新品, 尚未上市便遭爆炒。官方定价199元的MOKOKO搪胶毛绒挂件,在二手平台被标价 800-900元,溢价超4倍;474元的星星人盲盒整盒被炒至1350元,涨幅达2.8倍。
更夸张的是,部分黄牛以“799元包抢到”的承诺提前接单,仅单一链接便预售6单,而潮玩交易平台千岛APP数据显示,MOKOKO挂件近3日成交均价达 818.4元,成交量超111单。 黄牛团队凭借技术垄断和规模囤货,早已赚得盆满钵满——有职业黄牛透露,团队在Labubu爆火首周净赚37万元,雇佣数十人轮班蹲守自助售货机,并用抢单软件“三秒清空”线上补货。
二、 情绪消费的胜利:Z世代为何甘心溢价买单?
高价背后,是年轻群体对 情绪价值与文化认同的狂热追逐。
社交货币属性:Labubu凭借“丑萌暗黑”的反差设计(尖牙异瞳+毛绒质感)成为Z世代身份标签,明星Lisa、蕾哈娜等带货进一步推高其全球影响力。
稀缺性心理:隐藏款抽中概率仅0.69%,二手市场溢价常超 30倍(如联名款从599元炒至3.45万元)。消费者通过拥有稀缺品获取社交媒体关注,学者盘和林指出:“ 只有昂贵的才值得分享,这是情绪价值的刚需”。
文化共鸣:Labubu的“暗黑小巫女”气质融合哥特与东方志怪元素,成为年轻人释放“阴影人格”的载体,甚至衍生出全球粉丝换装COSPLAY风潮。
三、 泡沫隐忧:诈骗横行与市场失控
疯狂溢价催生 灰色产业链与消费风险:
诈骗乱象:社交平台涌现大量虚假销售,有消费者付款888元后仅收到一包纸巾;安徽一女士在非正规平台下单整盒Labubu,次日便遭遇卖家“人间蒸发”。反诈中心统计,此类骗局日均超千起,涉案金额从数百至数万元不等。
高仿泛滥:正版缺货导致山寨横行,部分高仿品售价达正版2倍(如原价99元的隐藏款仿品卖180元),做工粗糙却以假乱真。
市场泡沫:山东省消协警示,Labubu溢价本质是黄牛利用供需失衡制造的“饥饿营销陷阱”,一旦热度退潮可能引发价格崩盘。
四、 普通人机会:理性参与还是远离泡沫?
面对潮玩市场的造富神话,普通人的机会存在于 三大理性路径:
官方渠道优先:泡泡玛特已对热门款限购(如线上限购两盒),并试点“人脸识别+手机绑定”防黄牛,消费者通过小程序排队仍有机会原价购入。
二手交易避险:选择千岛等正规潮玩平台,核实卖家交易记录与鉴定报告,避免私下转账;留存聊天记录作为维权凭证。
长期价值判断:关注IP文化生命力。泡泡玛特正推动Labubu从“潮玩”升级为“全球文化符号”,其海外收入同比暴涨 475%-1142%,若IP成功沉淀为Hello Kitty级经典,早期藏品或具备长期增值空间。
结语:情绪经济的双面镜
泡泡玛特CEO王宁在业绩会上放言:“今年营收300亿很轻松”。 当99元的潮玩被炒至百万天价,消费者追逐的早已不是产品本身,而是被社交认同与情感投射裹挟的集体狂欢。潮玩市场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Z世代对个性表达的渴望,也映射出资本与人性博弈下的泡沫幻影。
理性消费,警惕被“情绪”收割,或许才是普通人在这场游戏中最大的赢面。
关注我,投资路上多一双眼睛,少几道伤疤。若看到满眼错误,是我错了;若觉得都是对的,更是我错了。可不信不可全信,取舍由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