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楼市比日本90年代泡沫更轻?

0
分享至

中国楼市比日本90年代泡沫更轻?日媒的判断没说错,但别误解

最近关注房产新闻的朋友,大概率注意到了日本朝日新闻去年7月的一篇长文:文中称中国当前房地产情况,相比日本90年代泡沫破裂,并没有那么严重。

这话一出,评论区瞬间吵翻——有人说日媒站着说话不腰疼,也有人疑惑:“真的没那么糟吗?可我家房子已经跌了几十万!”

今天咱们不抬杠,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掰扯清楚。日媒报道里有组关键数据:2024年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7%,但房地产开发投资下跌10%,新建房销售额更是暴跌25%。

当时政府出台政策,让地方国企贷款收购开发商库存房改建廉租房,计划投入5000亿救市。但日媒也直言:全国楼市库存估计超4万亿,5000亿扔进去如同杯水车薪,而且“大城市缺房、小城市房子堆成山”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那为什么日媒说“没日本90年代严重”?

咱们得先看看日本当年惨到什么地步:

1991年至2005年,东京、大阪等核心城市地价下跌76%,全国房价跌了近一半,商业地产跌幅更是超80%;股市日经指数从39000点跌到7600点,暴跌80%,日本民众一辈子的积蓄蒸发9.3万亿美元;还出现了“负动产”——房子卖不掉,每年还要交固定资产税、维护费,成为纯粹的赔钱货,甚至没人愿意继承。

对比之下,中国当前情况确实没到这个程度:2021年至2025年,全国地价下跌约32%,70个城市二手房均价下跌约30%,即便天津、广州等跌幅较大的城市,局部跌幅也仅30%~45%;A股虽下跌,但沪深300指数跌幅40%,远轻于日本当年的80%。

这背后藏着三个关键差别,并非日媒瞎吹,而是实打实的不同:

一、政府调控的“缰绳”不一样

日本当年是完全自由市场,土地随便买卖,银行拼命给房企放贷,泡沫吹大后政府才急着加息,如同刺破气球般瞬间崩盘。而中国土地由政府集中供应,溢价率控制在15%左右,新房价格需政府备案批准(比如深圳要求新房价低于市场价);后来房价跌太狠,又出台“限跌令”,禁止开发商随意降价甩卖——相当于给狂奔的楼市套上缰绳,就算减速也不会直接翻车。

二、市场主体的抗风险能力不同

日本当年房企疯狂加杠杆炒房,非金融企业负债率飙至139%,银行与企业深度绑定,坏账堆积却拖延10年才解决。而中国银行业监管严格,不良贷款能及时处置,未出现银行倒闭、企业躺平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建房成本摆在那里:建筑工人减少、工资上涨,钢材、水泥等建材因环保限产难降价,若房价跌破成本价,开发商干脆停工,市场反而能稳住,不会像日本那样自由落体。

三、住房需求的“底盘”未失

日本1990年城镇化率已达78%,农村人口不再向城市流动,人口增速近乎停滞,房子根本没人接盘。而中国当前城镇化率仅64%,还有上亿人要进城,刚需真实存在,只是大家现在不敢买、没钱买;且中国人均GDP才1万美元,日本当年已达3万美元,未来工资仍有上涨空间,买房的底气并未完全丢掉。

但别误会:“没日本惨”不代表日子好过,这波楼市调整对普通人的影响已很实在:小区旁的烂尾楼没增多,但复工的也不多;想换房的人,手里的老破小挂半年甚至一年卖不掉;建材店老板抱怨生意变差,可钢材价格没大跌,建房成本降不下来;最揪心的是买房信心——身边不少人觉得房价还会跌,就算有钱也不敢乱买,这种观望情绪比实际降价更磨人。

说实话,日媒的判断没大错,但他们只说“没那么严重”,没说“不严重”。中国当前的问题,不是会不会像日本那样彻底崩盘,而是如何慢慢爬出泥沼。

日本当年栽在转型太慢:制造业没跟上,银行坏账拖延不解决。而中国正在做两件关键事:一是发展直接融资,让企业少依赖银行贷款,多通过股市、债券融资(2025年前四个月企业债券融资已大幅增长);二是将发展重心转向高端制造、消费等领域,不再把鸡蛋全放在房地产一个篮子里。

可能有人说“这些大道理跟我没关系”,但其实关联极大:若转型成功,大家工资上涨、就业稳定,自然敢买房;若转型变慢,就算房价不崩,也可能像日本那样,好几年赚钱难、房子涨不动。

现在的楼市,就像一辆减速的大巴车,不会翻车,但何时能重新提速,全看实体经济这个“发动机”给不给力。

最后想说:别被“没日本惨”安慰到,也别被降价吓慌。中国与日本的国情、处境不同,手里的牌也不一样,但疼是真疼、难是真难。看清楚这一点,才知道我们现在在熬什么,未来该等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曾主任与祖副院长偷欢现场惊现反转!

曾主任与祖副院长偷欢现场惊现反转!

霹雳炮
2025-11-12 23:05:53
寿命与大便次数有关?研究发现:寿命长的人,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

寿命与大便次数有关?研究发现:寿命长的人,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

DrX说
2025-10-24 14:15:19
大妈们组团去西藏自驾游,半夜醒来,她发现除了自己其他人全死了

大妈们组团去西藏自驾游,半夜醒来,她发现除了自己其他人全死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30 15:10:02
表面上"黄花大闺女",实际未婚当妈的几位女星,最后一位人人喊打

表面上"黄花大闺女",实际未婚当妈的几位女星,最后一位人人喊打

丰谭笔录
2025-11-10 10:28:39
电影业不改变,年轻人退场将更坚决

电影业不改变,年轻人退场将更坚决

经济观察报
2025-11-12 10:35:03
住建部新定调:房龄满22年的老破小,一律按新规处理!业主迎利好

住建部新定调:房龄满22年的老破小,一律按新规处理!业主迎利好

巢客HOME
2025-11-10 10:50:03
《唐诡3》出圈理由:杨志刚的演技,许佳琪的身材,孙雪宁的脸蛋

《唐诡3》出圈理由:杨志刚的演技,许佳琪的身材,孙雪宁的脸蛋

八卦南风
2025-11-10 17:54:25
1976年她的墓葬出土,证明不是神话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

1976年她的墓葬出土,证明不是神话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

老呶侃史
2025-11-10 16:25:57
5胜0负第一!朱婷无解轰20分冲冠:中国女排超巨一举动特暖心

5胜0负第一!朱婷无解轰20分冲冠:中国女排超巨一举动特暖心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2 17:28:59
王惠母子现身岳云鹏演唱会,郭汾阳亲妈妈脸颊,看着感觉不太聪明

王惠母子现身岳云鹏演唱会,郭汾阳亲妈妈脸颊,看着感觉不太聪明

艳儿说电影
2025-11-13 00:30:46
内涵问题:男性在夫妻生活中,“发射”一次,究竟会消耗多少营养

内涵问题:男性在夫妻生活中,“发射”一次,究竟会消耗多少营养

医者荣耀
2025-11-11 12:05:07
52岁TVB演员为救妻子,哭求捐款70万后续:陈晓东出手了,真仗义

52岁TVB演员为救妻子,哭求捐款70万后续:陈晓东出手了,真仗义

嫹笔牂牂
2025-11-11 07:21:25
罗本分析德国队的漏洞,后防线缺乏基本功,进攻线失去创造力

罗本分析德国队的漏洞,后防线缺乏基本功,进攻线失去创造力

任意球后
2025-11-13 00:01:02
纽约准市长马姆达尼这就崩人设了?切记民主社会主义≠中国模式

纽约准市长马姆达尼这就崩人设了?切记民主社会主义≠中国模式

田小疯
2025-11-12 23:26:46
合肥天空布满鱼鳞云 气象专家:老朋友又来了

合肥天空布满鱼鳞云 气象专家:老朋友又来了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2 19:39:06
已经“停产”的方便面!80后90后的集体回忆,你吃过几碗?

已经“停产”的方便面!80后90后的集体回忆,你吃过几碗?

夜深爱杂谈
2025-11-12 00:10:35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乡野小珥
2025-10-27 11:08:35
吴敬平说樊振东反手发球是德甲收获

吴敬平说樊振东反手发球是德甲收获

现代快报
2025-11-12 22:15:05
“返老还童”的李连杰冲上热搜,本人发视频澄清!网友质疑:他穿了皮肤衣!

“返老还童”的李连杰冲上热搜,本人发视频澄清!网友质疑:他穿了皮肤衣!

羊城攻略
2025-11-12 22:25:31
曝阿莫林当众痛斥铁腰变懒!曼联加速引进安德森,恐需破纪录报价

曝阿莫林当众痛斥铁腰变懒!曼联加速引进安德森,恐需破纪录报价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11-12 07:36:43
2025-11-13 01:31:00
流苏晚晴 incentive-icons
流苏晚晴
爱分享的小仙女
11346文章数 68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旅游
数码
艺术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教育要闻

人民网专访!陈经纶中学校长独家揭秘

旅游要闻

签约金额超10亿元 空港文旅区推介会在成都双流举办

数码要闻

京东11.11办公平板成交额同比增150% 游戏平板表现亮眼

艺术要闻

春色满园,惊艳美女写真让你目不转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