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西寮村800平米荒地变身"蔬乐园"!这片曾经杂草丛生的卫生死角,如今种满了绿油油的应季蔬菜。村民王舜娇每天都要来菜园转两圈,看着自家种的玉米一天天长高。
村里去年投入6.7万元改造这片荒地。
挖掘机轰隆隆推倒违建,工人挥汗如雨清理垃圾。
短短两个月,脏乱差的角落焕然一新。
竹篱笆围起的菜园里,通心菜、豆角长势正好。"一开始谁都不信能成!
"村支书江绵说起改造过程直摇头。最初想搞共享菜园,发现根本行不通。后来灵机一动改成自耕模式,没想到大受欢迎。
现在一期800平米全部租完,二期2450平米正在招租。菜园租金让村集体年增收3万元。
这笔钱对年收入10万的村子可不是小数目。更难得的是环境变好了,村民有了休闲去处。退休老人在这里种菜锻炼,孩子们来认识农作物。
管理可是个技术活。村里装了监控,定了规矩,还准备和学校合作搞实践基地。
租户们自觉维护环境,谁都不好意思乱扔垃圾。
这种"主人翁"意识让菜园越来越红火。"种菜比打麻将强多了!"王舜娇边摘菜边夸。
她家租的20平米菜地,种出的蔬菜全家都吃不完。周末带着孙子来浇水,成了最开心的亲子时光。
二期菜园后天就要开放竞价了。
听说这次要上"粤农交"平台,价格可能还要涨。村里老人都在打听,生怕抢不到地。
这种热情连村干部都没想到。改造前这里鸡鸭乱跑,现在整齐的菜畦像棋盘。
从无人问津到争相租赁,洪西寮村打了个漂亮翻身仗。
小菜园解决大问题,这招确实高明。但问题也不是没有。
有些租户种得太密,影响通风;个别地块施肥过量,招来蚊虫。
村里正在想办法规范种植方式,既要产量更要品质。
看着绿油油的菜地,一年前这里垃圾成堆?
洪西寮村的经验证明,乡村振兴不需要大拆大建。找准群众需求,小改造也能出大效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