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20是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发售一周年纪念日,玩家们没等来DLC,反而刷到了。不管怎么说反正大家又有得等了,这一次是不是又四年谁也说不准。
有意思的是,某博突然冒出来一个热搜——黑神话发售一周年通关率不到一半# 带头 的是两家媒体, 陕西广播电视报社“后浪视频”和浙江经视。
8月20日,是《黑神话:悟空》发售一周年日,据Steam成就页面显示,Steam版《黑神话:悟空》已有46.5%的玩家通关了游戏,获得了“万相归真七十二难”成就,而达成全成就“全始全终八十一难”的玩家仅为12.5%。
![]()
看人看心,听话听音。这两家媒体看似只是客观描述事实,其实心里话已经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就差直白地嘲笑说“你黑吗喽有什么可牛逼的,一年了才不到一半人通关,达成全成就玩家仅为12.5%(八分之一)。”
“不到”“仅为”,这俩词很有意思。这两家媒体评论区翻车得厉害,大家明显都露出了冯骥去年在2024年TGA游戏大奖上的那一抹会心一笑。
![]()
![]()
搞那种误导性的标题,却刻意忽略横向对比。媒体啊,还是要学习一个,不要光跑得快,但写来写去的新闻都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尤其是现在有了AI工具后,分析一些自己搞不懂的数据又不是什么难事,非得自我陶醉一般地出来丢人现眼。
实际上《黑神话:悟空》一年46.5%的通关率是什么概念?看看其他国外的3A大作就知道了——《艾尔登法环》两年通关率39%;《巫师3》九年通关率30%;《刺客信条》全系列最高通关率26%……如果连46.5%都算失败的话,那国外这些经典岂不是全面溃败?
再说12.5%的全成就达成率 ,《艾尔登法环》也就10.2%,而黑猴玩家基数超过3000万,比老头环起码多1000万;而1/8也就是375万玩家人数达成全成就,甚至超过了《只狼》总销量一倍半还多。某些 媒体就擅长用表面数学去掩盖行业真相,从而制造本就不存在的缺陷用来抹黑。
当然,这也不是黑猴第一次被玩弄数据了,早在去年就有媒体来过这一出。先是在发售1周时指出通关率不到13%,一个月后又说不到4成。
![]()
当时外媒也在炒作这个试图贬低,结果连 前暴雪制作人Mark Kern都看不下去了驳斥此为混淆“峰值回落”与“真实流失”:工作日波动、玩家作息、阶段性通关均为正常现象,并 讽刺称这种基本的市场规律应该为游戏记者所熟知。
![]()
事实上,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黑猴从立项到发售这几年来所面临的争议从来就没停过。即便抛开无理取闹的女拳不谈,也还是有很多羡慕嫉妒恨的声音在唧唧歪歪、浑水摸鱼。
其实懂的都懂,跟《流浪地球》郭帆、《哪吒魔童》饺子一样,认真做文艺内容的新青年,总是要面临一些业内废物及其拥趸集火的。
某些媒体选择剥离行业语境,用片面的数据去服务于预设的结论,并且对国产创新苛求完美,却对西方作品的缺陷置若罔闻。这么low的水平还不如让胡锡进来评价一番呢,哦我差点忘了,去年这个时候胡锡进还被禁言着呢。当时我就仿老胡的口吻写了一篇《》,但明显模仿不了那股酸味。
![]()
最后我想说的是, 真正的“行业之耻”绝非高达46.5%的通关率,而是媒体放弃专业操守、迎合流量炒作的自我矮化。当玩家用真金白银与上千小时投入为自己热爱的佳作投票时,那些脱离实际的媒体早已沦为“噪音制造者”被人鄙夷。
我们有信心,未来的游戏史、艺术史乃至文化史一定能记住刷新行业标杆的《黑神话:悟空》,但有些伴随而生的莫名其妙“暴论”,只怕明天就会被遗忘了。此时此刻,应有教员诗词相配——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全文完)
关注小号防失联
为了保持正常接收推文
还望大家能够将“少爷写春秋”设为星标
并多多点亮右下角“在看”
拜托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