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早前有80岁的士司机驾驶时头晕导致车辆失控,撞毙一名菲律宾籍男游客,引发社会关注年长司机驾驶安全问题。在台湾,最新一项研究证实,高龄驾驶导致交通事故情况严重,75岁以上高龄驾驶成交通意外事故死亡祸首。
近日多起高龄驾驶车祸事故,引发热议,为此,台北医学大学卫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日前举办“高龄驾驶管理政策行不行?交通伤害防治与长者行动权平衡研讨会”,统计了2011年至2023年交通事故中,逾42.6万宗汽车事故案例,其中41至64岁驾驶共22.3万人,75岁以上驾驶则有6166人。
研究发现,75岁以上高龄驾驶造成“脆弱用路人(行人、自行车及摩托车骑士)”死亡率位居各年龄层最高,为41至64岁族群的2.44倍。研究也发现,驾驶年纪愈大,致死创伤风险也愈高,65岁驾驶每加一岁,行人死亡事故风险增加百分之四点五,75岁驾驶每多一岁,行人死亡创伤风险大幅提高百分之十一点三。
为何高龄驾驶易出事,且交通事故严重度升高?分析指,这与老年人共病多,且生理机能与认知功能退化,反应能力变差等因素有关。
![]()
在香港打车,经常能碰到年长的士司机。香港目前持有效正式驾驶执照70至90岁以上司机,超过23.7万人,当中70至79岁年龄组别最多,超过22.12万人。
这么多长者做的士司机,分析背后原因,一是因香港生活成本高昂,老人需要持续工作维持生计,驾驶行业入行门槛低、时间灵活成为首选。第二,则是因的士业界长期面临的“人手荒”问题,的士司机收入不稳定,工作时间长,没有新血加入,高龄司机就成为主要力量。
然而,近年涉及年长司机的交通意外屡见不鲜。香港现时法例规定,70岁以上商用车司机需每三年体检一次。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在2023年曾向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提交文件,建议收紧职业司机的强制体检要求,由70岁降至65岁、由三年一检改为一年一检,及必须检查视觉及听觉能力。
新规虽直指安全痛点,却面临现实阻力。有业界坦言可能加剧人手短缺,频繁检查会增加司机负担。对此,香港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委员陈学锋建议,分阶段调整体检要求,年满65岁职业司机通过测试可放宽至每2年做一次检查,或者每5年做2次检查;年满70岁司机则需严格处理体检要求,或限制每天工时不能超过10小时。
![]()
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最新回应指,正敲定收紧职业司机体检要求的建议,会继续与医学界沟通,为体检要求制定指引。
未来收紧体检要求后,或将有一批高龄司机“下岗”,香港有没有足够的银发岗位,给这批长者开辟新跑道、维持生计,值得思考。
特区政府今年力推“银发经济”,促进银发经济工作组推行的30项措施中,就提到要透过就业支援及培训,以及推广长者友善雇佣措施等,鼓励及协助更多年长人士投入劳工市场,并检讨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及中高龄就业计划,有关工作由劳工及福利局牵头推动。
![]()
参考全球其他地区,为了尊重驾驶者个人出行权利,以年龄限制成年人驾驶的做法较为罕见,但基于他人安全为由,严格限止高龄司机驾驶的士很合理,以日本为例,便将职业司机年龄上限设为75岁。香港职业司机不足,有意见担心收紧体检要求和引入高龄限制,会令人手紧张,但当局必须以道路安全为优先。为了纾缓小巴司机不足,特区政府近年容许一些小巴路线引入外劳司机,成效颇佳。
另一方面,要解决年长司机安全的问题,其根本在于长者晚年保障问题。香港社会各界要积极开发适老岗位、消除年龄歧视,特区政府透过系统支援,包括针对性培训、提供经济诱因,才能实现“老有所为”的愿景,提升市民生活质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