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赵女士通过租房平台看中一套单间,之后的沟通中她明确向中间人提出“只租两个月”的要求,对方爽快答应。双方最终谈妥月租800元、押金1150元、钥匙费100元及全年物业费720元。然而签订电子合同时,赵女士却发现各种细节都变了。
赵女士:“谈好了是800块一个月,签约的时候,上面写的是租期写一年,房租1150元。我就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是1150元,租期是一年?’他告诉我说‘那只是一个合同的模板,都是这样写的,平台上面有规定最少写这么多。但是没关系,到时候提前退租告诉他就可以退押金以及物业费。’物业费他当时跟我讲的是60块钱一个月。他让我交的是一年,我问他‘为什么交一年?’他说的是‘多退少补,就满几个月扣几个月的钱就可以了。’”
赵女士说,面对质疑中间人称这是“会找房App”的固定模板,并叮嘱她,若平台公司打电话回访,问询是否核实,就说“知道”,只要乖乖配合就会立刻退还350元差价,下月开始房租就按800元收。对方甚至还提供了身份证照片作为担保。最终,她按指示支付了3000多元。
赵女士:“一直到8月10日的那一天就有他们平台的人联系我交房租,就又把App给我了,他们交钱的App叫做‘会找房’,我去看的时候就还是1150元,我就问他说‘当时带我看房的帅哥不是说的是800元吗?’然后他就说‘那合同上面写的是多少就是多少’,我就问他说‘那租期如果我只住两个月的话怎么算我的押金?’他就告诉我说合同上面写的是一年,不住满一年的话,他是不退押金,也没有说退物业费这一个说法。”
(赵女士与中间人的聊天记录)
为了搞清楚情况,赵女士再次联系中间人,不想对方却一直处于失联状态。8月14日上午,记者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号码拨打对方电话,均无应答。记者随后又联系了“会找房App”工作人员。
(赵女士与中间人的聊天记录)
记者对话“会找房App”工作人员:
“我们是公司的,房子是托管房,她合同也签完了。而且我们还打回访电话给她,问她‘是多少钱租的?租期是多久?’各种我们都问她的,她都说是,我们才给她住的这个房子。肯定都是以合同为准,我们就是怕他们被骗。我们不仅签完合同,还给她发了一个详细的确认短信,后面还给她打电话问具体情况。是多少钱租的,租期多久,还告诉她住不满不退押金。所有东西我们都很详细地告知她了。”
(赵女士与“会找房”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
而当记者表明身份希望得到公司的具体地址以便上门沟通时,工作人员却言辞含糊,始终拒绝提供具体地址。
记者注意到,赵女士提供的发票上显示公司名称为“昆明象住住房租赁有限公司”。
而此前据我们报道过的有关租房纠纷的案例还有很多→投诉量前十!昆明这10家住房租赁企业被通报,租客在租房时需谨慎选择。
目前,赵女士已经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反映。针对此事,记者也咨询了律师。律师提醒租客签约时务必坚持合同金额与实际一致,切勿轻信口头上所谓的“退差价”操作。
上海市海华永泰(昆明)律师事务所 律师 殷卫公:“第一,不要轻信口头合同。口头合同在法律上是没有证据支撑的,还是要书面的。书面上1150元,口头上800元,最终如果拿不出证据来证明,或者对方不承认他说过这个话,等于是还要按1150来支付。中介在租房的时候,尤其是合同的主体,要基本考查主体的真实性,是租赁公司还是个人,房子是他的还是其他人的,这些东西要弄清楚。”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部分来源:昆明规划建设
编辑:马啸楠
编审:李菁
终审:赵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