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脚下的青石村,住着个叫李柱的樵夫。年方十八,生得虎背熊腰,却是个孝子。家中母亲卧病在床,每日靠着他砍柴换钱抓药。这日天不亮,他就背着斧头往后山走去。
山间雾气未散,李柱踩着露水往老林子钻。刚走到鹰嘴崖下,忽见个白发老翁倚着松树打盹。老翁身着灰袍,腰间挂着个葫芦,模样仙风道骨。李柱怕惊扰了老人,轻手轻脚想绕过去。
“小伙子留步。”老翁突然睁眼,声音洪亮,“看你印堂发黑,家中可是有灾?”李柱一愣,停下脚步:“老伯好眼力,我娘卧床半月,药石无灵。”老翁捻着胡须,上下打量他:“想救你娘?随我上山。”
李柱心头一动,却又犹豫。平日里听村里人说,这秦岭老林多精怪,莫不是遇上了什么邪祟?老翁似看穿他心思,笑道:“莫怕,我在这山中修行了几十年,知晓一味灵药,可治你娘的病。”
李柱咬咬牙,反正眼下也没别的法子,便跟着老翁往深山走去。山路越来越陡,四周古木参天,偶尔传来几声鸟叫,更添几分阴森。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来到一处山坳。只见怪石嶙峋,中间竟有个深不见底的水潭。
“灵药就在潭底。”老翁指着水面,“但潭中有守护灵兽,你若能取来,定可救你娘。”李柱探头望去,只见潭水漆黑如墨,隐隐泛着绿光,不知有多深。他握紧斧头:“老伯,如何取药?”
老翁从怀中掏出个锦囊:“你把这个系在腰间,下潭后直走百步,可见一洞穴。灵药长在洞顶,只是……”说到此处,老翁顿了顿,“灵兽生性凶猛,你若惊扰了它,怕是有去无回。”
李柱攥紧锦囊,想到家中病弱的母亲,心一横:“为救母亲,万死不辞!”他解下衣襟裹住头脸,扑通一声跳进潭中。入水瞬间,只觉寒意刺骨,低头却见水底竟有微光。
按着老翁所言,李柱在水中走了百步,果然瞧见个洞穴。洞内水汽氤氲,洞顶垂着几株红得发紫的草药,正是老翁所说的灵药。他刚要伸手去摘,忽闻一阵低吼,洞穴深处窜出条水桶粗的巨蟒!
巨蟒双目赤红,吐着信子直冲过来。李柱举起斧头抵挡,奈何在水中使不出力气。巨蟒缠住他的身子,越勒越紧。千钧一发之际,腰间锦囊突然发出金光,巨蟒吃痛,松开身子退了回去。
李柱趁机摘下灵药,拼命往水面游。上岸时已脸色惨白,浑身湿透。老翁却笑眯眯地等着他:“不错,果然是个孝子。这药需用无根水煎服,三日后你娘自会痊愈。”
![]()
李柱千恩万谢,揣着灵药往家跑。刚到村口,却见邻居王婶慌慌张张跑来:“柱子,快回去!你娘快不行了!”李柱心急如焚,拔腿就往家冲。推开门,见母亲躺在床上,气若游丝。
他顾不上换衣服,赶紧生火煎药。药汤喂下不久,母亲竟缓缓睁开了眼,气色也渐渐好转。李柱又惊又喜,待要出门感谢老翁,却发现锦囊不知何时已经消失。
此后,李柱常去鹰嘴崖寻找老翁,却再没见过那人影。村里的老人们说,那怕是山中的神仙,见他孝心可嘉,特意来相助。也有人说,那水潭中的巨蟒,原是山神座下的灵兽,被孝心感动,才放他取药。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青石村的人都夸李柱是个孝子。后来,李柱娶了邻村的姑娘,日子越过越红火。每当有人问起他母亲的病,他就会指着秦岭的方向,讲起那个神秘老翁和潭底灵药的故事。
有一年大旱,村里水井干涸,庄稼枯死。李柱想起那神秘水潭,带着村民们寻到山坳。奇怪的是,往日漆黑的潭水竟变得清澈见底,村民们取水解了燃眉之急。有人说,这是李柱的孝心感动了山神,特意留了这处水源。
多年后,李柱成了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他常对后辈说:“做人要存孝心,说不定哪天,老天爷就会帮你一把。”而那个藏在秦岭深处的故事,也像山涧的溪流,一代代流传下来,滋润着青石村的人心。
直到现在,村里的老人带着孩子上山,路过鹰嘴崖时,还会指着老松树说:“看,那就是李柱遇见神仙老翁的地方。”孩子们仰着小脸,听得入神,心里也种下了一颗叫做“孝心”的种子。因为他们知道,这世间有些缘分,就藏在善良与坚持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