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关注木鱼ETF,不让硬核分享被埋了!
感谢车水**龙、银**子、玲**静、无**效、d**e、稻**人、**V.、**Y、花**未、Jay®**、青**栎、蔚**蓝、**木、何**凝、INIESTA**等朋友的打赏支持!
大家总爱问:“我的XXXETF如何如何?”
首先,先明确是长投还是短投。长投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价值逻辑,而短投则分析技术和资金面。
好吧,你们问的最多的:港股系创新药、恒生(港股)科技(互联网)ETF!今天先聊港股创新药,支持的朋友直接双击页面。
首先一个好消息:A股收盘后,港股医药又涨了,所以大多数港股系医药ETF界面中代表实际净值的紫线(没同步的明早会有,不会缺了你的!),都是跳上去的。
过去两天经历震荡调整,不少朋友怕这怕那的,但我们分析了港股创新药是走自己的景气逻辑,且外资定价权高,和A股现在的“牛”基本无关,不要套用过时思维!
那么回到开始的话题,分别看看中长线和短线。
| 中长线视角:中报、政策、市场 |
今早早报也分析了,恒瑞医药中报有积极因素,增速虽然一般但现金流大涨,说明数字很硬。港股恒瑞虽然没涨(相对A股已溢价10%),但是A股的恒瑞表现积极。
而之前,药明生物、药明合联等CXO股中报亮眼,外资投行给出积极评价。在对外关系缓和的当下,我们不要动辄阴谋论,外资现在就是真心看价值的。
而业绩不好的,明显就差,比如率先披露业绩的再鼎医药,虽然减亏了但不符合预期,所以这个月明显差了很多。
现在所有港股主题,基本都处于一个中报观望期,这个月最后几天,龙头股财报会密集发布,届时信达、百济、石药、康方等基本在3天发完,真看不过来。而有资金怕有雷,短期避避完全正常。
会不会有雷?这个问题极为复杂,因为有的创新药公司即使亏损也是超预期的,有的赚的也是弱于预期的,有的是市场博弈出来的。
而对于我们小散来说,其实主要是赶个热闹,跟个大趋势。逻辑说了很多次,东大创新药在25年占了全球BD的60%,这是个比科技、军工还明确的重估!迎合这个大势,押对的胜算相对高一些,但谁也不保证一定会赚钱。
但是皮干的我又想说,中报哪怕略差预期也问题不大,因为BD大单应该下半年开始兑现业绩的。比如中国生物制药18日发了业绩第二天被砸,然后接下来差不多涨回来了。
而从近期龙头股表现来看,其实表现已经不错,每天涨的ETF没有的。
此外,政策层面是中长线参考风向,昨日高层视察药企有积极表态。虽然这不算多大利好,但是支撑中线逻辑,合力感继续。
接下来,BD大单的持续报单也是关键,现有份额稳中有升就是利好。
| 短线:外资态度、资金共识、技术面 |
港股医药定价权,主要还是外资说了算的,如何评估外资态度?一个是外部环境(国际关系、利率)正常,一个看如何操作。
周三早上我们应要求分析了港股创新药,指出没有一起跌就是技术范畴,可能是等中报。如果外资整体不想玩了,要砸就是一起砸,内资没有那胆色对抗的。
目前没有外资不玩的迹象,就不要疑神疑鬼。本身参与的风险资产投资,涨跌都有可能,只是看胜的概率。
短期看下资金共识,比如份额数据方面大体稳健增长,中期资金的风向没有大幅转变。
而融资余额,高位但有所回落,国内的短线资金短期是有点吃不准方向的。不是之前信心爆棚的那种劲头。
但……内资这些资金本来就对港股走势无关紧要,只是觉得人多的地方安全而已。而葛兰限购不限购,外资根本不屑一顾,又不是她定价的。
那么短线也别纠结,我们纠结也没用(吃不准,散户的分析和不分析胜算差异不大),定个风控原则的,比如跌破20日均线就撤了。上次是回踩企稳的,作为参考。
短线是不讲情怀的,就像南向资金那百亿级别的“做T大佬”,亏本都要纪律离场,学习一下。
当然,新的BD大单是长短都有利的:坚定长投逻辑、短期炒作兑现。
港股创新药已经是目前市场最独立的主题行情了,A股的牛是沾它的光的,并非是它需求A股的牛。
投资没有一定胜算的决策,我们分析中长线和短期视角,也是为了提升一点点胜率,减少消耗,希望对大家有点价值。
木鱼ETF原创分享,感谢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