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设定今年GDP增速目标维持5%,有点意外,因为存在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影响,大多数机构都会看低一线,主流媒体也出现了富于弹性的表述,GDP增速目标可以左一点,也可以右一点。
既然去年GDP实现为5.1%,是超预期的增长,今年为放水之年,理应实现5%的增速目标是大概率事件,但人们却在问,数据为什么与微观感受相去甚远?
首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最高级别的公信力,我们选择相信,毕竟中国有强大的执行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计划供应端,但问题的另一面是,办公室精英计划不了需求端。
GDP的数据并不是经济好坏的唯一指标, 在特定的条件下,甚至会是反向的。
中国的GDP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投资和扩大财政赤字拉动,由于投资不是以市场需求为主导调配,引起了效率递减,同样是5.1%,有的国家是赢麻了,有的国家很可能扛不住负债利率的叠加。二是计划性投资会引起资源错配,居民收入追不上社会财富的增长,进入弱通缩周期。
所以,GDP增速实现计划预期,是好事,但也要看需求端,供求不平衡是在缩小,还是在拉开。
再谈超预期
熟悉政策语言的人都会明白,超预期是常态,没有超预期,反而成了问题。比如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目标是2%,1-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是负0.1%,这就是不达预期,这就给后两个季度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如果三季度延续此趋势,对GDP增速的解读就会有所不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