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伟,斋号知竹堂,1960年生于四川乐至,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创作研究员,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建设促进会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四海画院副院长。任伟是大熊猫主题国画的践行者和佼佼者,被誉为大熊猫文化传播使者。他独创水墨丝毛技法,作品面貌新颖,艺术风格独特。作品《祥和图》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大量作品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月刊》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杨柳青画社等先后出版《任伟画集》十余部。由任伟独创、成都印钞有限公司出品的《国宝大熊猫》贺岁金银条,在全国深受藏家青睐。为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由任伟创作的国画大熊猫、新西兰国家造币厂出品的《盛世中华国宝纪念银钞》隆重上市,在国际上熊猫历史性登上带有法定面值的纪念银钞。任伟的大熊猫国画作品,不断走出国门,被多个国家有关机构和私人收藏。
![]()
神秘古蜀王国系列 144㎝X121㎝ 2022年
在当代中国画坛,任伟以其独树一帜的大熊猫主题创作,成为连接艺术与自然、传统与创新的标志性人物。这位斋号“知竹堂”的艺术家,1960年生于四川乐至,先后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生课程班,深厚的文学素养与系统的美术训练,为他的创作奠定了“文质兼美”的根基。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建设促进会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他不仅是大熊猫主题国画的践行者,更以“水墨丝毛技法”的独创,让笔下的熊猫既有自然生灵的灵动,又具东方水墨的雅致,被誉为“大熊猫文化传播使者”。
![]()
神秘古蜀王国系列 144㎝X121㎝ 2022年
任伟的大熊猫国画,最动人之处在于“形神兼备”的鲜活与“水墨丝毛”的独特质感。他打破了传统动物画的程式化表达,深入观察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从啃竹时的憨态,到嬉戏时的灵动,从酣睡时的慵懒,到远眺时的警觉,每一个瞬间都被他捕捉为笔下的经典。而独创的“水墨丝毛技法”,更是让熊猫的皮毛质感跃然纸上。他以极细的毛笔蘸取淡墨,分层勾勒毛发的生长方向,短线如针,长线如丝,浓淡墨色的交替晕染,既表现出熊猫绒毛的蓬松柔软,又透着水墨特有的晕化韵味。《祥和图》中,几只熊猫或坐或卧于竹林间,黑色的耳廓与眼圈以焦墨点染,似有光泽;白色的躯干则以“丝毛法”层层铺陈,墨色浅淡处如月光洒在绒毛上,透着轻盈的通透感,整幅画没有过多色彩堆砌,仅以墨色的浓淡干湿,便将熊猫的憨态与竹林的清幽融为一体,这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恰是对其艺术水准的最佳印证。
![]()
神秘古蜀王国系列 144㎝X121㎝ 2022年
作为大熊猫文化的传播者,任伟的创作始终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温情。他笔下的熊猫从不孤立存在,而是与竹林、山石、溪流等自然元素构成和谐画面,《竹林雅趣》中,熊猫攀于竹枝,前爪轻握竹叶,眼神灵动如孩童,背景的竹子以中锋行笔写出,竹节挺拔如篆,竹叶疏密如隶,笔墨的“写”意与熊猫的“工”致形成对比,既显国画的笔墨精神,又传递出“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理念。他常说:“画熊猫,不只是画一个物种,是画中国的生态之美,画东方的含蓄之韵。”这种理念让他的作品超越了单纯的“动物写生”,成为传递生态保护意识与文化自信的载体。
![]()
天府乐土尽祥和 180㎝X96㎝ 2021年
任伟的艺术影响力,早已超越了画坛本身。他的作品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月刊》等数十家权威报刊发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杨柳青画社等先后出版《任伟画集》十余部,成为后学者研究动物画的重要范本。而由他独创设计、成都印钞有限公司出品的《国宝大熊猫》贺岁金银条,将国画熊猫的雅致与贵金属的厚重结合,在全国深受藏家青睐;为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他创作的国画大熊猫经新西兰国家造币厂出品,化为《盛世中华国宝纪念银钞》,让熊猫历史性登上带有法定面值的国际纪念银钞,这不仅是对其艺术辨识度的认可,更让大熊猫文化借助艺术载体走向世界。
![]()
花重锦官城 180㎝X96㎝ 2025年
作为“大熊猫文化传播使者”,任伟的作品不断走出国门,被多个国家的机构与私人收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他的熊猫画,外国人能读懂憨态可掬的可爱,国人能读出“国宝”背后的文化自豪,这种跨越文化的共鸣,恰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而作为四海画院副院长、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创作研究员,他始终以“传播生态之美、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通过展览、讲座、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关注大熊猫的保护,理解“国宝”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
古蜀钟灵 240㎝X192㎝ 2022年
从四川乐至的故土到中央美院的深造,从笔墨纸砚的画室到人民大会堂的收藏,从国内的贺岁金银条到国际的纪念银钞,任伟的艺术人生始终围绕着“熊猫”这一核心意象。他以“知竹堂”为斋号,暗合熊猫与竹林的共生之趣;以“水墨丝毛技法”为桥梁,连接传统水墨与自然生灵。在他的笔下,大熊猫不再是简单的动物符号,而是带着东方美学的韵味、生态保护的意识、文化传播的使命,成为一个鲜活的“文化IP”。任伟的创作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既能扎根传统的土壤,又能拥抱时代的需求,更能跨越国界的阻隔,在笔墨流转间,让美与善意传遍世界。
![]()
九寨清韵 240㎝X144㎝ 2018年
![]()
国色天娇 136㎝X68㎝ 2024年
![]()
峨眉杜鹃凌瑞雪 136㎝X68㎝ 2023年
![]()
惠风和畅 150㎝X252㎝ 2025年
![]()
日照金山 260㎝X193㎝ 2025年
![]()
春回溪谷醉花阴 68㎝X136㎝ 2024年
![]()
九寨晨曦 96㎝X180㎝ 2021年
![]()
印象成都系列 50㎝X50㎝X2 2023年
![]()
诺日朗秋色 144㎝X183㎝ 2022年
![]()
家园 200㎝X200㎝ 2022年
![]()
晨曦 193㎝X250㎝ 2025年
![]()
无量繁花 144㎝X121㎝ 2025年
![]()
秋韵 136㎝X68㎝ 2025年
![]()
林泉清韵 136㎝X68㎝ 2025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