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路接单赚点油钱,结果拉了一后备箱‘神秘包裹’,最后被警察拦下 —— 这不是电视剧剧情,而是真实发生在浙江车主老周身上的事。”
最近,不少顺风车司机在社交平台吐槽,遇到越来越多 “货上人不上” 的订单:下单者说自己 “临时有事”,只需要把包裹送到目的地,愿意多付 50 元感谢费。看似划算的交易背后,藏着你想象不到的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
别被 “感谢费” 冲昏头,你的车可能成了 “移动仓库”
警方曾在顺风车查获过假冒香烟、盗版光碟,甚至还有易燃易爆的化工原料,甚至是现金、黄金等财物。
去年广州的一起案例中,司机李某接了个订单,乘客要求只送个东西,实际运输的却是走私电子产品。虽然他声称 “不知情”,但因非法营运被罚款 3 万元。
正统订单拒绝 “人货分离”
如今主流顺风车平台(如一喂、滴答等)已推出专门的 “顺路带货” 服务,从根源上杜绝 “黑货运” 漏洞。在下单环节,用户必须详细填写货物名称、重量、尺寸等信息,上传清晰的物品照片,像食品、电子产品等普通物品需注明品类,易碎品、液体等还需额外标注包装方式。
所有带货订单严格执行 “人货同行” 规则:下单者必须随车同行,司机接单后可在出发前核对实物与订单描述是否一致,若发现 “上货不上人” 的情况,可直接取消订单并向平台举报。
这种规范化管理不仅保障了运输安全,也让司机避免陷入法律纠纷。新手司机更要认准平台官方推出的带货功能,切勿轻信私下交易的 “高额补贴”“感谢费”等,天上不会掉馅饼,高价往往对应高风险。
3 个细节帮你避开雷区,别让好心成了违法的借口
坚决拒绝 “人货分离” 订单:正规顺风车必须 “人随车走”,任何以 “临时有事”“物品急送” 为由的单独货运需求,直接取消并举报。
核对物品与描述是否一致:如果接送货单时,对方含糊其辞,或者包裹有刺鼻气味、异常重量,果断拒载。
保留沟通记录作为证据:一旦被卷入纠纷,清晰的聊天记录能证明你尽到了核实义务。
顺风车的本质是互助出行,带货服务也需建立在合规安全的基础上。那些绕开平台监管的 “私下带货”,可能让你付出驾照扣分、车辆被扣甚至法律追责的代价。下次接单时多留个心眼,认准正规渠道的正统订单,别让自己的车变成违法分子的 “顺风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