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山东烟台龙口市深化“优编强医”改革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山东烟台龙口市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聚焦基层医疗卫生短板,持续深化“优编强医”改革,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从“有”向“优”转变。
![]()
统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实现“体制优”。一是优化疾控机构职能。整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职责,重新组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细化内设机构,明确疫情信息收集与上报、流行病学的调查、隔离防控、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巡查监督等职责。二是开展疾控中心综合评估。从职能融合、作用发挥、干部配备等方面对重新组建的疾控中心进行综合评估,助力创建省级疾控中心改革试点。三是强化编制资源合理配置。按照基层卫生机构编制核定标准,根据工作实际重新核定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有效保障基层卫生机构用编需求。
提升诊疗效果和就医体验,实现“服务优”。一是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出台关于全面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打造县域医疗服务高地的实施方案,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以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为龙头,以13家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以263家一体化村卫生室为基层网络的紧密型医共体。二是持续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落实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镇聘村用”管理机制,为基层招聘10名乡村医生、64名医学毕业生和9名公费医学生,有效缓解基层卫生室人才短缺状况。三是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渠道。依托“攀高联强牵手合作”计划,与16家高水平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建成名医工作室(站)41个,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专家服务。
拓宽人才储备和招引渠道,实现“队伍优”。一是科学下达用编计划。开展卫生领域职能运行专题调研,深入了解编制使用情况、人才队伍现状等。在摸清单位“家底”和用人需求基础上,综合分析研判年度人才引进用编计划,加大编制资源倾斜力度。二是汇集引才聚智合力。强化组织、编办、卫健、人社等部门协作配合,优化高层次人才招引政策,2024年以来成功引进97名医药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联合卫健、教体等部门加快探索医教协同新路径,推进公立医院与医学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搭建高水平卫生人才培养平台。
新闻来源:中国机构编制网
争上游有话要说:
“优编强医”改革是推动疾控职能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随着各地疾控机构与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能越走越深,编制资源向疾控领域倾斜,尽管人员数量有所增加,但新组建的疾控执法人员不少都面临应对专业执法场景等关键短板。争上游移动现场执法包利用手持终端和互联网,与执法人员的现场监督检查同步,实现了现场监督检查、当场行政处罚、执法监督信息上报,每个环节“处处留痕”、“实时录入”,做到执法全过程有据可查、责任可追。执法包内置文书质控系统,以模块流程控制执法文书质量,同一案件各文书互相关联,提高文书书写正确率。执法包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执法效率和准确性,改善监督执法工作条件,也能帮助原疾控人员和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快速适应职能转型,为机构整合提供智慧工具。
二、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印发《关于全面推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8月20日,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印发《关于全面推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导意见》共包含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工作要求三个部分和附件。
![]()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秉持“科学分类、精准执法、动态管理、优化服务”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进一步压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有效破解基层监督力量不足与监督对象数量多的矛盾,全面提升职业病防治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
二、重点任务
(一)确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类别。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组织开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根据用人单位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接触水平、接触人数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分为Ⅰ、Ⅱ、Ⅲ级);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情况确定职业卫生管理状况等级(分为A、B、C级);根据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和职业卫生管理状况等级确定综合风险类别(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风险最低,丙类风险最高)。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方法详见附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及时向用人单位反馈评估结果,并实施定期评估、动态调整。
(二)实施差异化监督执法。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要按照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类别实施差异化监督执法,将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执法相结合。对甲类用人单位可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实现“无事不扰”;对乙类用人单位要开展常态化监督,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对丙类用人单位合理提高抽查比例,实施重点监督。具体抽查比例和频次由各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三)推进智能化分类监督。省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要归集职业卫生管理和监督数据,形成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数字化档案。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依据数字档案,匹配职业病危害风险、职业卫生管理状况等关键指标,实现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智能分类。积极探索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风险预警和处置,逐步提高非现场执法占比,实现传统监管向智能监管转变。
(四)注重分类结果综合应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要积极探索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类别与助企服务、专项治理、政策激励等相结合,建立用人单位分类指导帮扶机制,可根据其实际需求提供预约式指导服务,化解职业病危害风险。
新闻来源:国家疾控局官网
争上游有话要说:
我国的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体系已进入全面推广与提质扩面阶段,已经有不少省份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智能分类,取得不错成效,还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地区需结合国家部署和区域特点落实差异化监管措施。为适应新时期职业卫生监督执法需要,争上游科技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关于推进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的要求创新研发了职业卫生分类监督管理平台。平台将“互联网+”技术与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相结合,建立符合标准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分级分类自查表,有效提升用人单位自查自报工作的效率,减少错报漏报,完善企业自身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落实从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接触岗位管理到职业健康监护管理的全流程管理,并实时将相关分级分类信息报送监管平台。监管机构通过平台给用人单位推送职业病防治相关预警信息,实现监管机构与用人单位的互动管理。帮助监管部门以职业卫生分类监督管理平台的数据分析为依据,对较好企业优先“非现场监管”,对企业进行量化评分,对较差的企业继续开展现场专项检查,形成监管压力梯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维护好营商环境的同时引导企业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明确重点监管对象,实施差异化监督执法。
三、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等16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
8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等16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
![]()
1、WS/T 368-2025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代替WS/T 368-2012)
2、WS/T 508-2025 医疗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标准(代替WS/T 508-2016)
3、WS/T 512-2025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标准(代替WS/T 512-2016)
4、WS/T 524-2025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标准(代替WS/T 524-2016)
5、WS/T 840-2025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标准
6、WS/T 848-2025 末梢血标本采集指南
7、WS/T 853-2025 器官移植病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8、WS/T 854-2025 血液透析部门(中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9、WS/T 855-2025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标准
10、WS/T 856-2025 安全注射标准
11、WS/T 857-2025 医院感染病例判定标准:通用原则
12、WS/T 859-2025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13、WS/T 860-2025 医疗机构重点部门感染预防与控制通用标准
14、WS/T 861-2025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15、WS/T 862-2025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16、WS/T 863-2025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
上述标准自2026年2月1日起实施,WS/T 368-2012、WS/T 508-2016、WS/T 512-2016、WS/T 524-2016同时废止。
新闻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争上游有话要说:
此次发布的标准主要是聚焦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进行更新修订,在标准正式实施前,各地应该提前部署配套措施,完成医疗机构、疾控人员的标准培训,保障医疗卫生监管的落实。为帮助医疗卫生机构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升院感控制能力,争上游科技依托“智慧卫监”项目,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发了医疗机构自查自报、医疗废物追溯管理、疾控督导管理、疾病诊断预警管理软件、医疗美容监督管理平台、医疗机构现场校验管理信息系统等一系列医疗卫生相关的智慧解决方案,以信息化手段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依法执业自查、医废管理、传染病监测预警、院感管理等工作进行非现场监管,压实医疗机构的主体责任,促进医疗机构自律执业,同时帮助监管部门补齐监管短板。通过为医疗机构及有关部门完善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提高监管效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