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
在大梅沙的沙滩上
挖到了大量花甲
此消息一出
瞬间点燃了赶海爱好者的热情
也准备去海滩上碰碰运气
不过,这波突如其来的
“海鲜盛宴”是真的吗?
官方最新回应来了!
深圳市大梅沙海滨公园客服中心工作人员回应表示,对网传大梅沙沙滩可挖到花甲一事并不了解,同时明确大梅沙海滨公园未开展任何赶海相关活动。
工作人员补充说明,赶海活动通常多见于野沙滩,虽然每日到大梅沙游玩的市民游客众多,但一般不会在此进行赶海。
赶海虽然有趣
但也有一些破坏海洋生态的问题
随之而来
有网友吐槽:“他们只是好奇,觉得是一种好玩的体验,在海滩上到处掘地三尺地挖,留下了一片坑坑洼洼的沙滩,因为挖到的蚬子等贝类个子小,也不多,有的就随手扔在原地……”
此外,还有一些游客只顾着好玩,虽然桶里收获满满,但却把个人垃圾留在了海滩上。
海滩不只属于我们人类。我们少赶一次海不会失去什么——每一次赶海并不一定会带回一道美味晚餐的原材料,甚至还有可能增加误食有毒海洋生物的风险。然而,我们多赶一次海,就有可能破坏掉一片珍贵的海草床,或者影响一群迁徙海鸟的体力。
每一次赶海带来的影响可能微不足道,但成百上千次赶海累加的影响,就有可能造成难以挽救的破坏。群体的力量不容小觑,这种力量带来的是保护还是伤害,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
也要遵守相关规定
避免误入生态保护区
根据《广东省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禁止违反规定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猎捕、捕捞、采药、开里、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
而根据《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内禁止非法捕捞、采集海洋生物及其他任何有损保护对象及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行为。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可以处以3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另据@中国天气 最新消息
今年第12号台风“玲玲”
已于今天(21日)上午生成
8时前后其中心位于
距离日本鹿儿岛西偏北方向
约125公里的洋面上
预计“玲玲”将以每小时5至10公里的速度
向东偏南方向缓慢移动
强度变化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台风过后,海滩上的海产品来源不明,生活海域不清晰,不能确定其生存环境是否安全,可能携带污染物和有害物质,部分种类的海鲜容易变质,食用风险较高。
来源 | 深圳晚报综合(记者 林咪玲、深圳新闻网、中国天气)
编辑 | 张裕麟
审读 | 杨永坚
二审 | 陆楚一
三审 | 潘韵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